2022年06月01日 星期三
用科技力量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山东师范大学助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通讯员 张萍 王晓华

    前不久,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宝山教授团队在其最新研究成果中,首次揭示了具有多细胞盐腺泌盐盐生植物的基因组信息和抗盐适应演化机制,为黄河三角洲耐盐作物改良和选育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撑。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在线发表,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潜力巨大。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坚持把科研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研究黄河、保护黄河、发展黄河,并把其作为扎实推进建立校地“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的“发动机”和“孵化器”,奋力书写助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一株草”到“米粮仓”——

    助推“盐碱白”变“生态绿”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和潜在的重要粮仓,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山东盐碱地总面积约50余万公顷,东营市盐碱地面积约占山东盐碱地总面积的38.2%。

    如何突破改良盐碱地的传统模式、创新性地研究培育适应盐碱地的作物品种,让“盐碱白”变成“生态绿”,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就将目光聚焦在这里。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开展盐芥研究,在盐芥耐盐研究模式材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国际首创植物抗盐剂被列为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出版国内第一本盐生植物专著《中国盐生植物》……一次又一次的求索,将植物抗盐的研究推到了国内最前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驻足察看的那片藜麦田,便是由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张慧教授团队主建的盐碱地藜麦种植示范区。

    藜麦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全营养食品”,拥有“营养黄金”和“超级食物”的美誉。藜麦耐盐耐旱,经济价值极高,是沿黄经济带节水农业的极佳替代作物。

    张慧教授团队以科技创新为黄河流域盐碱区农业发展赋能,让这个南美高原“原住民”安全地“移民”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2019年,该团队与东营市共同创建国内首个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平台。他们收集繁育来自全球近3000份的藜麦原始种质资源,通过筛选农艺性状,构建大量杂交组合群体,筛选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藜麦品种,并力争尽快实现亩产800斤、生育期缩短至100天的预定目标。

    2022年2月,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探索共建“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园”。“我们计划将该植物园打造成一个既有丰富科学内涵,又有优美园林景观的特色植物园和国际盐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引领更多人认识、了解、研究盐生植物。”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桂文介绍说。

    从“生命线”到“生态画卷”——

    力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河海交汇区,也是黄河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对维护黄河下游和黄渤海生态安全十分重要。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早在40多年前就进行了关于黄河三角洲的全方位研究,先后就黄河口区域演变、黄河古河道海水入侵灾害及其防治、滨海湿地变化与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丰富成果,指导着黄河三角洲的保护和开发实践。

    进入21世纪后,地理与环境学院的山东省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研究团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生态环境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团队等,多点聚焦、协同攻关,将研究领域从黄河三角洲拓展到整个黄河流域,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努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年12月,韩美教授的理论文章《黄河口湿地“健康” 黄河下游才“安全”》在媒体刊发,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中首次提出“三生”用水的概念,就什么样的湿地生态系统才“健康”,如何统筹海、陆湿地协调发展,怎样保障湿地生态空间连续、完整等问题,表达了一个学者的深刻思索。

    孔强教授所领衔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创新团队,围绕湿地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滨海人工湿地理论与技术体系。该团队相关成果获得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青睐,被应用于10余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中。他们的技术为这些工程平均年削减化学需氧量约700吨、氨氮约300吨,累计节支近3000万元。

    从“天上观鸟”到“海下察鱼”——

    构建“多视角研究圈”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生物资源丰富,造就了许多生态奇迹。然而,伴随湿地围垦、过度捕捞和污染加剧等人类活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生物多样性保护,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摸清家底、掌握动态,做好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和分布的本底调查。

    “在世界8条鸟类主要的迁徙通道中,黄河三角洲横跨两条,是东亚—澳大利亚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目前,人们对该区域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类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雀形目鸟类等类群的关注度则比较低,我们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些物种的生物学数据空白。”生命科学学院刘腾腾副教授说。

    刘腾腾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还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了两次大型生态调查。调查中,他们还发现了我国最大型的龙虱——中国真龙虱,并首次在黄河三角洲发现了新物种——一种麦蛾科小蛾类昆虫。

    研究了天上的鸟、地上的虫,该校的科研团队还将研究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黄河流域的河、海等水域。自今年5月起,他们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启动了小清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从源头到入海口,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到底栖动物、鱼类,他们全面摸底,以期为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最基础、最可靠的生物学指标和本底调查数据。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表示,学校将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和精神,答好用科技振兴黄河的命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