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1日 星期二
炼钢先炼人 铸铁先铸魂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钢铁文化育人实践
白星良 张峰 张蕾 陈宇
校园开放式育人环境
校内冶金材料博物馆
学校校史馆——熔铸成就梦想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依托自身钢铁行业办学背景,根据产业文化育人实践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素养提升为关注点,提出了“炼钢先炼人,铸铁先铸魂”的钢铁行业人才培养理念,明晰了培养拥有“钢一般的意志品质、铁一般的职业纪律、火一般的从业热情”的准钢铁产业工人的育人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生活中涵养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提升职业认知力、岗位胜任力、团队协作力和择业竞争力,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一核多翼,构筑“钢铁思政”校本课程群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将钢铁企业的蓬勃发展、钢铁工人的优秀意志品质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校企地三方合作开发并构建了以“钢铁思政”为核心课程,以地方历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礼仪、安全教育等为辅的“一核多翼”特色校本课程群。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准钢铁工人”的高素质要求,尤其狠抓课程思政育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责任意识。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于航、“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李金风等一大批“德高技强”的优秀学子。大量“即插即用”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近三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与山钢集团、青岛钢铁、东北特钢等企业合作组建工学结合订单班63个,受益学生2100余人,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融创并举,建立“四化”资源产出工作站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了由近百家企业和学校组成的山东冶金职教集团,并成功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院借助资源优势,依托全国高校思政建设精品项目“工院三十百课程思政工程”,校企共同建立工作站,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实施、颗粒化产出、模块化推广”的原则,围绕培养学生产业工人核心素养,以物质文化移植、制度文化仿制、行为文化提升、精神文化创新“四阶递进”的方式,把钢铁文化的“隐性”元素逐级加工转化为适用于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视频、案例、制度”等“显性”资源,供给并运用到校园建设、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全面实现产业文化内涵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覆盖,打造形成了有借鉴价值的课程思政资源转换方案样板。

    虚实相通,建成“开放空间式”育人环境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将钢铁产业文化与专业实习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与第二课堂结合、与校园文化结合、与网络教育结合,创建“实训、实践、活动、环境、网络”“五维一体”的开放空间。学院通过“任务驱动、情景沉浸、角色体验、互动提升”,实现了教育和文化资源交互融合、教学和企业人员优势互补、教学和生产过程相互渗透。以“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季度推进”的推进方式,构建了“获取—使用—开发—培养—评价”“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在“基地共育、平台共建、师资共聘、资源共享、文化共融、产品共创”的过程中,形成了“校企协同推进,学校精心培育、部门凝练打磨、团队组织实施”的校企产业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突出育人合力。学院按照“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建设思路,统筹校园规划建设,将企业管理文化、运行机制、管理理念、精神价值观、工业模型、产业发展史等内容移植、导入、融入校园,形成既能体现功能需求又能体现价值教育的校园景观环境。建成的“冶金史馆”和“冶金材料博物馆”是山东省内仅有的钢铁冶金专业类文化素质教育展馆。学院还建成了当地高校首家集展览、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消防安全体验馆”。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钢铁产业文化育人体系解决了专业领域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了对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人才贡献度,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其成功经验在全国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山东省课程思政研课会等省级以上会议上分享交流,获得业内高度评价。

    (白星良 张峰 张蕾 陈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