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改风采
2022年05月23日 星期一
以教育之光照亮银发人的心田
——成都开放大学多措并举助推区域老年教育新发展
张俊辉 邓韵 邹恒 贾伟民 余建军
成都老年开放大学成立暨揭牌仪式上老年学员诵读表演

    “以前我对太极拳不了解,学习之后身体和思想上的修为感觉都有变化,班上的同学在一起,氛围也很好。”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太极拳班学员尹大英说,在老年开放大学的学习让她老有所得、老有所乐,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许多老年人和尹大英一样乐享老年生活。在成都,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也早在2018年就成为加快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2019年,成都市教育部门依托成都开放大学(成都社区大学)并整合成都市老年大学资源成立了成都老年开放大学,为全市老年人扩展了优质、丰富的教育服务。近年来,成都开放大学不断积极推进老年开放大学系统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完善建立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着力创新线下线上教学模式、搭建市民学习成果展示平台;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构建起具有成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对标顶层设计——

    因地制宜建设成都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

    2021年11月24日,《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同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成都历来重视老年教育工作,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2月,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成都市印发《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中“大力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到2023年底,成都将实现辖区内每个镇(街道)都建设一所老年教育学校的工作目标。

    对标顶层设计,成都老年开放大学积极配合成都市教育部门拟定《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区(市)县分部建设标准》《镇(街道)老年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等方案,推进老年教育点位标准化建设。2020年,全市22个区(市)县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增挂“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区(市)县分部”牌子;2021年,成都市推动各区(市)县30%的镇(街道)举办了老年教育学校。

    市本级的成都老年开放大学,目前已经建成书画、摄影、古琴、戏剧、漆器、生活美学、智慧生态菜园等体验学习中心,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现已开设各类教育培训100余个班次,培育了10余支精品“市民自主学习团队”,服务市民逾万人次。在区(市)县分部、镇(街道)老年教育学校和村(社区)老年教学点,各类课程和活动一样丰富多彩。

    “我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也适应了新的居家环境。”60多岁的钟群芳是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双流分部舞蹈教师。退休前,钟群芳曾是一家民间艺术团的团长。搬到西航港街道居住后,她被街道老年教育学校引进为舞蹈教师,如今已经在这里任教10多年了。

    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双流分部联合社区教育学院共开设了“生活与健康”等4个系、拉丁舞等8个专业12个教学班,年培训学习达2万人次。双流区西航港街道辖区的16个社区也均设立了老年教学点,开设专业课程21门、班级59个,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变了老年教育阵地以往小、软、散的现象,进一步丰富了老年教育的内涵。”成都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执行副院长张俊辉表示,完善的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线上线下丰富多元的教育服务,更加突出知识性、人文性、综合性,不再局限于娱乐休闲式的老年教育服务。当前,成都市本级和各区(市)县老年开放大学分部已正常办学运营,正在依托后发优势努力孵化一批特色性成果。下一步,老年开放教育服务体系将会为全面落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强老年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创新教学模式——

    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人老心未老,也要感受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与时代同进步。”日前,在龙泉驿汽车产业园区,成都老年开放大学龙泉驿区分部的学员们在参观后忍不住感叹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龙泉驿区充分利用辖区汽车产业、非遗项目、客家文化等人文、自然资源,精心设计各种主题的游学线路,让老年市民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愉悦身心,目前,全区已打造5条精品市民游学线路,每年吸引3000多人次老年市民参与。

    参加这样的市民游学项目,在成都老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截至2021年,成都市老年开放教育系统已建成天府绿道游学、蒲江茶文化游学、都江堰水文化游学、龙泉驿汽车文化游学等30余条精品市民游学线路,平均每年接待市民游学近5万人次。

    近年来,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情境体验教学、通识与精品相结合、自主学习团队等老年教育教学模式,满足老年学员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金堂县,就有一支远近闻名的“紫萝布衣”市民自主学习团队。团队负责人吴宛平表示,2009年,自己和几个退休的爱好音乐的同事自发成立了该组织,最初只是一起自娱自乐唱唱歌跳跳舞,2011年被纳入社区教育学院体系的自主学习团队。在社区的扶持和帮助下,“紫萝布衣”目前已吸纳了100多名成员,经常受邀参加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充分发挥成员特长,让老年学员变“教员”,定期面向社区其他老年人开放课堂,在自身学习的同时继续发光发热。

    除了学习形式的创新,成都老年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学员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开设传统老年教育课程,还打造了非遗体验学习中心、歌唱体验学习中心、书法绘画摄影体验学习中心、智慧生态菜园学习中心、生活美学体验中心等多个学习中心,开设了四川曲艺、成都漆器、低碳环保、古琴传承、书法绘画、摄影与剪辑、生活美学等精品类学习班,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何策划与老年教育相适应的活动?成都老年开放大学通过两年的探索,形成一套适合老年教育特质的活动机制,有效凝聚了系统活力,激发了老年学员参与学习的热情。”成都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工作负责人介绍道。为搭建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平台,2019年至今,成都老年开放大学策划、组织开展了全市老年教育系统共同参与的市民音乐会、“琴音诗韵”诗歌朗诵会、网络歌手比赛暨获奖作品网络展播等各类型成果展示活动。

    此外,成都老年开放大学还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体办班与自主学习结合,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学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通过高质量的云端课堂,实现“停课不停学”,得到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养教结合——

    不断提升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何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实现老年教育与养老服务体系的相互融合,让老年人既“颐养”又“乐学”?成都开放大学一直在思索。

    去年12月,位于成都锦江区华星路12号的书院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投入使用。综合体以“一站多点、医养融合、养教结合”的思路,提供专业化运营支持,创新设置独立服务区域和综合服务区域两类功能性设施和场所,打造集养老、休闲、日托、全托、助餐、讲座、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在这里,不仅有专业的养老机构提供照护康复等服务,每天还会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社区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学习班。通过“养教结合”,既服务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将优质的终身教育资源就近送到老年人身边。类似的“养教结合”综合体在成都还有很多。

    近年来,成都开放大学(成都老年开放大学)积极探索支持社区教育服务“养教结合”工作模式,积极对接联动各类资源力量,将老年教育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整合民政、卫健、高校、社会专业机构等各种有效资源,在养老院、康养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和自主学习团队建设,不断实现“待遇养老”向“教育养老”的转变。

    “以前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关注更多,这是养老的刚需。现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教育的柔性介入,实施‘养教结合’无疑是关键之举。”成都开放大学校长谢育新表示,下一步,成都老年开放大学还将积极筹建“乐龄银发人才中心”。

    日前,成都市第七届“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老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4年,成都开放大学策划“能者为师”活动,吸纳各行各业的能人成为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值得一提的是,从第五届活动开始,“能者为师”特设“银发社区教育达人”,将目光聚焦在退休群体,让更多能人志士来一起推动社区的治理和发展。这无疑为“乐龄银发人才中心”的筹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选才途径。

    成都老年开放大学希望通过养教结合,打通老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让成都老年市民舒心长寿。到2025年,成都市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有望达35%以上,成都开放大学希望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形成主体明确、覆盖广泛、开放便捷、多方参与、特色鲜明、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张俊辉 邓韵 邹恒 贾伟民 余建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