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区域周刊
2022年05月21日 星期六
扭转“县中困境”的赤峰实践
刘玉海
赤峰市八里罕中学的毕业典礼上,一名学生向恩师献花。
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运动会上,一名女生在跳高。

     ■关注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系列报道·地方行动①

    赤峰市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共有12个旗、县、区,常住人口403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全区的教育大市。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对全市人民兑现“教育公平”承诺的最基本保证。近年来,我们坚持实施高中“五统一”招生政策,努力推动学校课堂改革,积极改进学校内部管理,不但彻底扭转了“县中困境”的局面,还让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整体踏上了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之路。

    从经历低谷到峰回路转

    十几年前,赤峰市区几所“超级中学”的膨胀式发展,引发了愈演愈烈的生源大战,8个旗县的普通高中遭遇“塌陷”困局,普职比一度达到9∶1。各旗、县、区的高中教育几乎处于“各行其是”的无序和失衡状态。一些市区高中通过提前招生、跨旗县招生,抢夺优质生源,直接导致旗、县、区的大量优质生源被“吸走”。优质生源被“掐尖”,优秀教师跟着也被“挖走”,县中升学率触底。赤峰市高中教育已经到了下大力气改革的紧要关头,这逼着市教育局必须对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综合施策、统筹管理,从而找到赤峰市普通高中学校从粗放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到集约的内涵精致发展模式的转变之路。

    2014年,赤峰市教育局确定了全市普通高中“控制规模、内涵发展;分类指导、办出特色”的理念,从而开启了艰难、坚定的转型发展之路。目前,全市12个旗、县、区普通高中初步实现优质均衡多样化发展,薄弱旗、县、区普通高中教育成功走出困局。从全市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结果和高考质量分析来看,无论是中心城区高中,还是县域高中,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和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上也呈现出了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良性局面。

    招生改革,重新激发学校办学积极性

    为应对“超级中学”跨旗县招生、“掐尖”等乱象,我们实行全市中考“五统一”招生制度,改变了以旗、县、区为主进行报名、考试、阅卷、录取的做法,实行全市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统一质量分析,从源头上有力地规范了招生秩序。

    为确保“五统一”招生制度统而不死、统而有序,我们提出“县域为主,有限流动;自主选择,择优录取;公平公正,阳光招生”的24字工作方针。其中,“县域为主,有限流动”,是指普通高中学校(市直属及民办学校除外)招生要以旗、县、区地域内招生为主,同时针对一些特长考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确定了部分旗、县、区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可按规定的极小比例(近3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之和乘以20%)面向旗、县、区地域外招生。“自主选择,择优录取”,是指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考试成绩,自主选择适合的学校。市中招办的录取程序,会自动按照考生志愿和分数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五统一”招生制度的施行,保证了优质生源留在县域内,激发了每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坚定了每个县域党委与政府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的信心。

    改进管理,引导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制度塑形,文化立魂,内涵提质。为走好赤峰市普通高中学校内涵发展之路,赤峰市教育局不断追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进行普通高中教育面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新高考的行动研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其一,改进课堂,追求“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研究性教学新范式。这是赤峰市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首要行动。“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强调课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逻辑起点,建立以倾听、对话为基础的协同学习课堂,使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合作进行探究和体验、问题解决、不断产生精彩观念的过程。几年来,我们连续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内的高中进行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例如,赤峰红旗中学积极改变传统教学,在全校范围内探索“让教学变成研究”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林西一中、林东一中、锦山中学、乌丹一中等一批县域高中学校也在积极变革,努力追求活动型、协作型、反思型的课堂生态。实践证明,这些学校的课堂改革行动,带来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二,全力推动学科建设,追求“让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育新哲学。把学科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共同体”的载体,引导学校由过去过于强调外在控制的“管理型”组织,向内在专业引领的“学术型”组织转变,使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的场所,不断追求“公共、民主、卓越”的学校教育新哲学。例如,新城红旗中学、箭桥中学、锦山蒙中等学校的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重心。

    其三,建立校长、教师“读书—实践—写作”的教育生活方式,追求“让每位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家”的教师成长新路径。改变校长和教师不实践、不读书、不反思的现状,引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和终身阅读者,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回归其实践本质、反思本质、创造本质。兼顾好实践、读书、写作三者的关系,让实践指向“教学即协同研究”和课程创造,让读书指向三类经典(学科经典、教育经典、人文经典)的批判继承和学以致用,让写作指向持续的教育叙事、自我反思和专业建构,让读书、实践、写作由分离状态走向彼此融合。全市各普通高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读书—实践—写作”教育生活新方式的保障机制,定期开展研讨会、推进会、展示会等,让教师走向反思性实践。

    其四,改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追求民主型、学术型的学校治理新体系。积极克服为管理而管理,管理与教学实践分离,管理不能改变教学实践的“管理主义”倾向,让管理指向课程、课堂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克服科层化管理弊端,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实施年级制、学科组管理方式。当前,全市很多高中在管理架构和课堂生态上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治理水平逐步提升。

    其五,拓宽校长专业素养和办学品质提升渠道。从2014年起,我们持续举办赤峰校长高峰论坛,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搭建校长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我们与无锡市建立了区域教育合作交流关系,双方校长、教师人员往来交流200余人次。启动赤峰市“卓越校长、品牌学校”行动计划,纳入赤峰市“玉龙人才”工程,以卓越校长和品牌学校带动赤峰教育整体品质提升,为赤峰教育后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分类指导,引导学校走上多元发展之路

    多样化发展,既是普通高中改变“千校一面”的突破口,也是教育生态化发展的需求。为使“分类指导,办出特色”落地见效,全市确定了两类普通高中发展模式:一是以升入理想大学为导向的一类高中,二是以寻求特色发展为导向的二类高中。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市教育局积极引导二类普通高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可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走艺体升学之路。

    例如,八里罕中学大胆改造体育课、艺术课,组建了5类共31个社团组织,实现跨年级选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足球搭台,橄榄球唱戏”,2014年以来,该校已有139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176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3人获得国家健将证书,这些学生分别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录取。学校橄榄球男女队自2014年以来连续7年获全区锦标赛冠军,男女足球队在全市始终处于领先水平,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杰出”的办学目标。天山一中抓住国家大力推动足球改革的契机,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6年来,共培养出国家一级运动员64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16人,50多名队员被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单招录取。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局长)

    本版图片均由赤峰市教育局提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