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我读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培根铸魂话经典:王登峰、陶继新对话录》,这本书是去年陶继新老师寄给我的,当时只是粗略翻过,这次通读,便觉内心通透而平和。 王登峰先生曾为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他的谈话不可避免地带有学者气质和教育部官员的视角。而陶继新老师是著述等身的教育学者,在中国当代教育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二人的对话可谓飞珠溅玉、满卷生香。 两人交流的核心话题是“经典文化与经典教育”。这个话题不算新,却永不过时,最重要的是与当下教育改革相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自信”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内涵之首,而“文化自信”也是王、陶二人多次谈及的概念。二人的对话站位很高,以全球一体化视角思考文化多元与中国责任。 在谈及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时,王登峰提出以习俗为载体的想法:“比如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像清明节。清明节要纪念先祖、先贤、先烈,是中国人对待自己先辈的致敬礼。敬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祖先,不仅仅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凡是对这个民族、国家作出贡献的,都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这就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价值理念。清明节的习俗一代一代传下来,这种理念就一代一代深入人心。” 除借助习俗传承传统文化外,两人谈得最多的是经典阅读,尤其是经典诵读。王登峰认为每个人在读经典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自身的变化,恰如“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阅读经典可以滋养生命,改变生命。陶继新则将阅读经典化作切实的行动,49岁开始背《论语》,50岁开始背《道德经》《金刚经》《心经》,61岁开始背《周易》……他不仅自己背,还引导两个女儿背诵《论语》,背诵经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汩汩滔滔地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 假期里精读的另一本书是杨九俊先生的《语文教学艺术论》。去年我参加一个语文项目,杨老师给参与研发的每位教师赠送了这本书。当时看到书名便觉特别亲切,因为这本书连接着我的青葱岁月。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如皋师范读大专班时,用的教材即是杨九俊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共十九论二十章,体系庞大,蔚为大观,几乎涉及了语文教学艺术的全部。翻找出当年的那本书,圈画批注的痕迹犹在,只是颜色变浅。这次修订,本书的体例未变,但局部做了修改,每一处改动都能见出杨老师教学研究的谨严。 这本书的大部分文字是杨九俊老师30年前所写,彼时他还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分册主编,但他在这本书里所展现的宏阔视野与一流才识,使这本书历经30年而常读常新。杨老师有深厚的美学造诣和教学功底,在论述时总能居高临下,要言不烦,同时这本书又脱胎于他在泰州师范教书时的讲稿,带有很强的实战性。顾黄初先生在本书初版的序言中忍不住赞叹:“每有所论,都在‘艺术’的层次上展开,思路既开阔,又始终不离全书主旨;每有所论,都伴之以丰富的文例、教例、题例,内容既高屋建瓴,又始终不离教学实际,所谓‘昂首天宇,脚踏实地’,二者兼而有之。”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教学艺术论》必将成为一部教学经典。 “昂首天宇,脚踏实地”八字,使我想起陶继新先生。他自言自己的学习方法简言之曰“上天入地”:上天,即“读原典”,此为“天书”;入地,即“接地气”,即便退休后他的日程依旧排得满满的,采访、写作、演讲,几乎日无所息。这就是一种气象万千的生命状态,让小我的生命融入到伟大的事业中。 我曾有幸参加杨九俊老师主持的语文项目。项目组内常有争辩,当丁帆、徐兴无、汪政、王栋生、黄厚江、唐江澎、曹勇军、张克中、徐志伟等名家们辩论得不可开交时,杨老师总会适时收束,而他的总结极为精准,众人皆服。杨先生说话云淡风轻,自有一种大格局、大气度。 这是经典之于他们的滋养,而他们也将在岁月的淘洗中成为未来的经典。其实,我更愿意称陶先生、杨先生为“老师”,不仅因为他们都曾在师范学校教过书,是老师中的老师,更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如何让经典在内心扎根,如何用生命创造经典。 (作者系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副总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