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能够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浙江省杭州市竞舟小学近年来融合学科实践性与生活学科性,尝试探索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有效路径,通过统筹学科特质、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和学生需求等相关因素,践行学科实践育人,将学生素养培育落实到各学科实践项目中。
微处入手:学科实践项目的开发路径
教师们教育教学中的“金”点子,都是实践项目开展的基础。学校降低学科实践项目的准入门槛,简化项目流程,鼓励教师们用较短时间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课堂教学的微处理、课程资源的微设计、校园资源的微开发,都可以纳入学科实践项目。音乐教师的云上音乐会,美术教师的校园动漫等,这些微项目都从教育教学的细微处产生。
将教育问题、教育设想转变为研究项目,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短板。学校鼓励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实践项目的目标和步骤,在线填写项目申报单。组织团队力量对项目申报单进行解读和审核,帮助教师们梳理研究脉络、整理研究素材、制订研究计划,降低项目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呵护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助力实践项目的有序开展。
学校鼓励教师从课程资源、周边资源和校本特色等维度开发学科实践项目,将生活实际引入到教学中,审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寻找课堂内外互相结合的实践内容,构建学科拓展类项目。如撰写植物观察日记,就融合了科学和语文的教学要求。综合考察环境,挖掘周边公共场馆和社区场地等可用资源,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性项目,达成学校与社会教育一体化。
集群样态:学科实践项目的常态推进
同年段、同学科、同教龄的教师们,困惑和问题会比较一致,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抱团研究可以聚集力量形成合力。学科之间存在融通性,项目之间可以互相借鉴,教师能力和特长可以互补。学校在申报实践微项目的基础上,对相关项目进行整合、规划与重组,形成项目集群。
学校从共同育人目标出发,整合学科、校本、周边等各种资源,构建“集群式”实践项目,鼓励项目融合,支持教师们抱团合作,助力项目对接。如三年级语文的习作单元有观察日记,三年级科学也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语文教师和科学教师进行双向对接,形成目标相近、资源共享的项目集群,既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也提升了项目的质量。
微项目是研究的起点,对于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教师,鼓励他们做长研究,做系列性研究,将实践微项目转变为课题研究,形成论文和研究成果。比如,有数学教师尝试“非纸笔练习”的实践微项目,经历数周时间,深受学生欢迎,学校鼓励教师继续探索,形成系统性研究,课题在区级立项,形成多篇论文和成果。
研教一体:学科实践项目的保障措施
培育项目先行者。让一部分教师以拓荒者的视野,对项目进行试水,鼓励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位教师先行尝试,在项目实施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总结经验,在项目反思中获得能力提升。由资深教师现身说法,介绍实践微项目过程中的所得所思,为其他教师提供指引,鼓励更多成员参与其中,营造实践项目的研究氛围。
关注教师成长性。从学科角度对课程进行规划,明确各个学科实践项目的实施要点,形成实践性项目推进的常规步骤。学科实践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研究能力提升后,又保障学科实践项目良好运行。借助实践项目,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教研训一体化,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保障研究持续化。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寻找学科之间的融合点、校内外资源的融合点、家校合力的融合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减轻师生负担。在实施过程中,从学科、学校、学生和教师等维度出发,降低准入门槛,让每个教师都可以适度参与。从学科专业特色出发,整合相关资源,促使学科实践性项目集群化,着力打造项目支持体系,确保实践性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支持、有保障。在评价过程中,鼓励正向激励评价,借助各种平台展示实践项目阶段性成果,鼓励教师持续研究。
(作者分别系浙江省杭州市竞舟小学科研室主任、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