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7日 星期二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美育德、融美于技”的“课程美育”新探索
林旻 谢淑珍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而设计”的办学理念,围绕“德技并修、专特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美育”作为启智润心、育人树人的重要环节,通过融美于技、做实教学,以美育德、做宽实践,融美于创、做深资源等新探索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融美于技、做实教学

    2017年学校选取了“恋爱心理学”“演讲艺术”“文化创意与策划”“生活美艺”4门美育选修课在计算机系开展文理交叉渗透的美育课程实践,让理工科学生在美育课程中提升审美水平,陶冶生活情操。此后全面推广美育选修课程,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强化美育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名学生至少修够2学分美育选修课。教务处、学生处联合制定美育课程标准、教学整体设计、课程地图和评价奖励等规定,明确美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美育与校园文化融合、美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美育与生活学习融合的“融美于技”课程美育理念,把美学教育落实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刘玉斌、郑晶众和朱金是美育选修课程和“课程美育”实施方案的参与者,大一、大二在美育选修课和“课程美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既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也提升了美育素养。2018年这3名学生组队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并成功进入国赛。在国赛赛场上他们依然沉着冷静、勇敢应对困难,最终取得国赛一等奖的好成绩,是学校在此赛项的新突破。该成绩得益于学校将价值塑造、审美体验和能力提升相融合,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美育资源,扎实开展的融美于技“课程美育”新实践。

    以美育德、做宽实践

    在推进课程美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闽派本地文化为蓝本,在课程内容供给上将优秀校友事迹、优秀艺术作品、红色文化展馆等美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实现德育与美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统一,达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组建以学生为骨干的青年党史宣讲团,通过“思政+音乐”“思政+美术”“思政+舞蹈”走出了“艺心向党”的思政教学新模式,收获丰硕美育成果。创排校园话剧《照亮青春》、红色闽剧现代戏《翁良毓》和展示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神的情景歌舞剧《奔腾向海》,探索用舞台讲好红色故事,用传统艺术打造鲜活生动、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堂。

    以“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体验”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实践工作坊、“三下乡”实践、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第二课堂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的志趣。同时,首创“大学生美育辅导员”制度,从大二和大三艺术类和师范类专业中选拔学业优秀、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美育辅导员,填补了课后美育工作的空白。

    融美于创、做深资源

    学校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为培育重点,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多样化拓展美育资源,鼓励师生扎根八闽大地这片沃土,掌握至少1项艺术特长。通过组建国家示范性闽江文旅演艺职教集团、福建省小学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福建省闽剧艺术发展联盟等美育实践平台,汇聚“学校文化艺术类教师+柔性引进高层次美育人才+国家非遗传承人、大国工匠和民间艺人”的美育师资团队,建设“省级美育精品在线课程+闽剧数字博物馆+校级美育优质课程群”的“互联网+”美育资源,创造性地实现了课程美育的课内外联动、知识和体验连接、教学与实践统一。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在竞赛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健全学生人格,提高综合素质。近5年学生荣获省部级以上美育竞赛奖励611项,其中一等奖104项,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在第十四届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朱嘉欣的作品《以数绘本,开启快乐数学童年——我的数学执教之路》脱颖而出,荣获高职组一等奖。朱嘉欣尝试将小学数学与儿童绘本结合,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孩子快乐、高效地学习知识。

    (林旻 谢淑珍)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5/17/12/ZGJYB20220517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