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时代呼唤体育教师“一岗双责”
吕钶

    面向新时代,体育教师肩负新责任、新使命。一方面,“双减”政策的颁布为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创造了更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有大量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将健康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赋予了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的新职责。当前,体育教师亟须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变,积极回应“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的时代之需,勇于承担“健康第一”的时代之责,肩负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使命。

    担起“健康第一”的时代重任

    无论是从学校体育的历史角度,还是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定位上看,促进学生健康的价值追求始终贯穿于学校体育工作之中,体育教师必然成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建设者与捍卫者。从学校体育发展史来看,早在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并号召改善学生健康,发展体育运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不言而喻,体育教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职责,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亦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同样,健康体魄也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当前,青少年学生“小眼镜”“小胖墩儿”“小豆芽”等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能水平不足导致,而体能水平可通过课内外开展的体育锻炼得到改善。体育教师作为青少年健康的引路人和第一责任人,既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身边做起,逐步改善所教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要扩大视野,跳出体育看体育,让体育与健康同频共振,形成叠加效应,让体育促进“健康第一”理念落实。

    担负起健康教育的职责

    本世纪初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变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健康教育成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2008年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重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体育教师作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在新的时代必须承担起健康教育的神圣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体育与健康相融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单纯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师,显然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而以往“重运动技能,轻健康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的教学模式,更难有效助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从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角色转变,不仅成为体育学界的普遍共识,更是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使命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高健康教育素养,落实新课标 

    当前,在我国专职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体育教师是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健康教育实施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将“健康行为”作为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只有切实掌握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内容,才能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调查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健康素养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足,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流于形式等仍是制约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型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既不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也不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已成为制约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我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已成为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换的关键之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来看,诸多发达国家不仅已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师身份的转换,并且十分重视通过职前培育与职后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例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不仅在《国家健康教育标准》中提出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同时还研究出版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等,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帮助,这些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是全球性的发展问题,需要加强全球性对话和国际间的交流,我们既要注重吸收、借鉴国外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也需要有超越西方理论的视野。只有基于中国体育教师的发展经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培育体系、理论框架和解释逻辑,才有可能实现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蜕变。

    (作者单位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美、澳三国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培育的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1BTY117])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