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改风采
2022年05月15日 星期日
“特色”为笔 绘就新时代“成都工匠”培养画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1554”贯通培养模式探索
胡颖梅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自身资源,充分发挥学校高职和技师教育“双轨”运行优势,2015年,直面现阶段高职与技工教育(以下简称“职—技”)存在的问题,率先开展“职—技”贯通培养改革与实践,依托“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市技师学院贯通培养改革方案”等7个项目,历经6年探索,创新构建了以培养新时代“成都工匠”人才为目标的“1554”“职—技”贯通培养模式,使得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焕发出勃勃生机。

    应局:直面“职—技”人才培养短板,梳理清单

    学校直面现阶段“职—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方案未能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存在交叉脱节现象、贯通培养的资源缺乏有机整合、有效保障机制未能形成等问题,认真梳理问题清单,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和突破口,开启“1554”“职—技”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破局:创新“1554”贯通培养模式,破解难题

    ——高点定位,制定“职—技”贯通一体化人才方案,破解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效对接的问题。

    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确定“高素质、强技能、能迁移、敢创造”的新时代“成都工匠”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技校、企业三方共同设计、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评价、共同修订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职—技”的横向贯通、纵向融通。

    ——育训结合,构建“职—技”贯通“五化”模块课程体系,破解课程设置存在交叉、脱节现象的问题。

    思政教育全程化课程模块。创新“职—技”贯通思政教育方式和资源供给,将“共性工匠文化+个性行业文化”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8个模块化课程,培养德技并修的工匠人才。

    文化素质多样化课程模块。打造文化传承等6个素质模块化课程,技工教育阶段,围绕升学单招考试,强化语数外文化基础;高职教育阶段,围绕学生专升本需求,构建了A、B两类文化素质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专业能力阶梯化课程模块。技工教育阶段,构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训教学两个模块,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教育阶段,以培养岗位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对接“1+X”证书标准,构建初级、中级、高级模块的专业能力课程模块。

    拓展课程个性化课程模块。开发企业技术项目、创业项目孵化、“双创”竞赛集训、技能竞赛集训、跨专业选修课等五类模块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训课程特色化课程模块。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专项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项目、成都工匠孵化项目、WIFI国际认证五大培训包,全面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整合资源,打造“职—技”贯通五大资源共享平台,破解培养资源缺乏有机整合的难题。

    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原则,校企共建标准厂房、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实现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共建共享,提升实习实训的效度。

    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精品课程资源、教材学材,建设先进制造特色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和实训教学项目资源,搭建“互联网+”学习场景以及学生、社会培训学员共享平台。

    教师资源共享平台。校企共同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竞赛教练团队+教学创新团队”“技能大师+技术能手”“产业工匠+学术带头人”模式,强化校企的双向互动、一体化培养。

    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学校与成都市总工会等单位紧密合作,完善技能培训体系,统一培训标准、培训教材、培训题库,同时,与企业合作,搭建产业人才培训资源库,开发高质量培训标准、技能培训课程包,形成工匠特色培训品牌。

    “双创”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双创社团+双创俱乐部”“创新工坊+创客空间”“双创训练营+创业苗圃”三大实战训练平台,采用“基础服务+创新服务+专项服务”阶梯递进的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实现创新创业贯通培养。

    ——创新实践,建立“职—技”贯通联动保障机制,破解未形成有效保障机制等问题。

    分段育人实施联动机制。依照一体化设计贯通培养方案,按照成才阶段,分段组织实施、考核和评价,实现分段育人的同步、连续、贯通,确保实现新时代“成都工匠”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调整联动机制。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体化“职—技”专业衔接,重点打造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等七大专业群,实施专业布局与设置实现一体化动态调整。

    教学质量评价联动机制。构建了“职—技”贯通联动的教师成长、课程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联动机制,制定并落实相应的评价考核制度及标准体系,形成“目标—标准—实施—诊断—改进”的工作闭环,实现一体化完整性考核评价。

    学分银行管理联动机制。建设学分银行,制定配套管理文件,对学生学习阶段、技能竞赛等成果转换成学分进行存储,成果认定学分化,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学分积累等功能的管理联动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

    一次次改革,辨证施治;一次次创新,硕果喜人。

    解题:丰收的礼赞,追求卓越再启新征程

    随着“1554”“职—技”贯通培养模式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呈现出一派丰收图景。

    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奖项45个,成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11人;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奖项4项,省级奖项40项。企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8%。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三年平均水平为96.3%。

    教育教学方面,开发“职—技”贯通培养培训课程标准300余个,开发贯通培养一体化教材40余本,建成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0余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20余个。教师参加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获得省级一等奖7个,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成果孵化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该成果被确定为四川省2021年教育教学重大改革项目,获四川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该成果在学校14个专业全面应用,34个专业得到推广,崇州市技工学校等7所学校数控技术的18个专业直接复制该成果贯通培养模式。资源共享平台为30多所职业院校和1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培训企业员工15万人次。该成果还被广东等地30余所职业院校学习借鉴。

    成绩背后是学校创新与务实迸发出来的无穷活力,未来,学校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释放蓬勃力量,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胡颖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1554”贯通培养模式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5/15/03/ZGJYB2022051503_b.jpg 03 中国教育报 4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