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2年05月14日 星期六
扬州大学合并办学30年,由规模大校迈向内涵强校——
一所地方高校的重组蝶变
本报记者 张滢 通讯员 张运 虞璐

    30年前,6所地缘相近、学科互补的地方高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

    如今,作为一所体量巨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在区位特点、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中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怎样因势而谋,实现由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的精彩一跃?

    这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30年来,扬州大学用“优化组合、转型化合”的发展之路作出了响亮回答。

    攥指成拳,树起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2年4月,江苏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向国家提出由驻扬6所高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的设想。次月,合并获批。

    合并初期,最大的困难是打破原有办学格局,推进组织结构再造。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是合并办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原江苏农学院教师,合并后,他一方面见证了学校大刀阔斧精简管理机构、裁撤重复专业、补齐薄弱学科……增减有序,发展内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学校分步推进,从最初的“松散联合”,到按照学科群重组学院,再到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破立并举,扬州大学逐步实现由组合到化合的蝶变。

    以解决参与合并的6所学院经济类、建工类专业大量重复设置问题为例,经过一年多的酝酿,1997年,学校将重复系科、专业全部从原学院迁出,按两大学科群加以归并,规范专业名称,合并同一专业,分别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彻底消除了专业重复现象。

    “两个新学院的成立,开始打破原有学院的格局,使合并办学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焦新安介绍,当时的调整事关全局,涉及除医学院之外的所有学院,影响10多个系科的31个本专科专业。

    不仅如此,学校先后开展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等系列探索,为其他高校合并办学提供了有益示范,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从合并之初的6个学院合计1万余名学生,到如今建立起十二大学科门类全覆盖的学科体系,学生总数达到5万余人……30年来,扬州大学在整合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0余万名,相当于在一座中型城市新建了4所万人大学。

    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学校始终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前沿,不断校准航向,抓住关键领域大胆创新,也善于围绕薄弱环节持续发力。

    如今,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不断彰显。截至今年5月,学校共有农学、化学等11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理工农医全覆盖。优势学科纷呈的背后,是学校三十年如一日接力“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生动体现。

    起承转合,书写内涵建设的奋进之笔

    合并办学只是实现了六校形式上的聚合,如何将规模之大转变为质量之强?

    “组合是一种物理上的归并,化合才是质性上的升华。”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看来,身处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单纯靠扩大规模、增加体量的“老路”已行不通,高校应将发展重心落在质量提升上。

    多年来,扬州大学在体制和机构归并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起承转合,聚焦综合性大学内涵化合,以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多元聚合为关键,书写了一篇“优化组合、转型化合”的大文章。

    “学校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和定位,分类分层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发展和统筹发展协同推进。”扬州大学学科办主任戴玉琴介绍,学校优先培育了兽医学、作物学等五大学科,通过政策和资源倾斜,聚力建设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同时,注重发挥优势学科的牵引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集群发展,促进了学科整体实力大幅跃升。

    “以大农科为例,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打破专业和人才壁垒,建立起贯通育种、栽培、农机,乃至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学科群。”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说。

    “头雁领航”激发“群雁齐飞”,大农科相关成果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7项,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覆盖,在地方高校首屈一指。

    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基础工作。为了顺应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具有全面世界观和完整知识体系人才的需求,学校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

    2016年以来,扬州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教学”探索与改革,累计投入1.5亿元启动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四大品牌工程,大刀阔斧地推进贯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年,为适应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扬州大学每年还投入2000余万元,重点打造一批微专业教研室和交叉融合课程教研室,聚力打破固有学科边界,创新构建出跨课程、跨专业、跨学院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多元融通的教育教学体系释放出了强大的人才培养张力。近年来,学校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

    顶天立地,力扛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120年前,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这一理念开启了教育兴国的伟大征程。从此,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实学研攻,便成为根植扬州大学成长脉络的基因编码,也成为当前学校立足中国大地勇创一流的生动写照。

    从禽流感到埃博拉,再到登革热……由动物病原引起的人类流行病在全球多地暴发。今天,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学校整合动物医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深入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在动物重大疫病和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这一由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牵头研制的重要成果,系国内首个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并获批生产的禽流感疫苗,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累计减少经济损失近200亿元……

    多年来,扬州大学持续深入推进自身内涵建设与服务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建有校企联盟950多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80多个,省部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在服务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方面展现了强有力的“扬大担当”。

    春耕夏耘汗湿土曾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生动画面。可近年来,在盐城、扬州等地农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忙景象正在逐步改善。无人机播种、卫星导航农机耕耘、机器人采摘……扬州大学牵头开展的“无人化”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正在为乡村振兴描绘农业新蓝图。

    “顶天就是要聚焦前沿,敢攀学术高峰;立地就是要俯下身子,勇担社会责任。”在焦新安看来,“顶天立地”本质上是高校本应承担的各项使命与任务的组合与化合,高校要勇于打破职责壁垒,理顺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对接机制,在互融互通中实现优势互补。

    “顶天立地”让扬州大学走上了越来越宽广的时代大舞台。2016年,学校入选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扬州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助力扬州大学发展;2021年,学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乘融合发展之东风,扬州大学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期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