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多措并举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
孟久儿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当前国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如何多措并举打好这场就业攻坚战,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教育部于今年5月9日启动就业促进周,这是教育部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的促进就业系列行动之一,目的是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此次就业促进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为主题,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启动,在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同步开展区域性专场招聘会、人才供需对接会和就业主题教育等活动,预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超过60多万个岗位。此外,在就业促进周期间,教育部将依托“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推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举办行业企业专场招聘10余场;各地各高校将举办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预计超过1.5万场。

    事实上,国家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已进行了提前谋划、全面部署、积极推动。自2021年11月以来,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了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在此后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启动和实施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等,全新升级建成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除了国家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也离不开各地各高校的自身努力。当前,各地各高校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抢抓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期、冲刺期,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措并举打好就业攻坚战。

    高校要充分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挖潜拓展就业渠道。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从去年年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一系列行动,各地各高校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一要向毕业生宣传好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让毕业生知晓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应征入伍优惠政策、自主创业支持政策等,让各类政策性岗位、城乡社区岗位能够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让有志从军的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军营,让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创新创业潮。二要让毕业生广泛参与到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就业“百日冲刺”等国家促进就业系列活动中。高校要按活动要求对接企业,配合举办校园招聘会等,为本校毕业生拓展求职岗位。三要向毕业生广泛推荐“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使毕业生可在线登记就业意愿、填写简历、检索职位等,获取职位推荐、专场招聘信息,让毕业生能够借助平台上600万条以上的岗位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更多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今年3月至8月集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推动有关高校领导班子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合作,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高校要切实加以落实,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要改变以往求职信息“大水漫灌”的发布形式,尽力实现就业信息发布的精准化,提高毕业生和岗位的适配度。高校可开发校内就业信息化平台、就业公众号、就业小程序等,及时向不同专业学生发布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招聘信息。如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了“高校精准就业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面向学生提供个人发展诊断、就业岗位推荐,面向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化、智慧化的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

    为更好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还要注重提升毕业生求职技能。例如,同济大学开设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组织开展单面模拟训练、群面模拟训练和“简历门诊”三大活动。其中,单面模拟训练以线上“一对一”方式开展,针对面试中最常见的三类问题进行模拟训练。“简历门诊”则由指导教师“一对一”线上修改学生简历,并结合学生的求职目标、兴趣爱好等给予指导。还有一些高校广泛邀请校友分享求职心得、面试经验,使毕业生从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和生动讲述中学习求职技巧。

    当前,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很难出校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对此高校需要创新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方式,如开展线上对接、入校招聘、直播带岗、特色专场等活动,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成功率。同时,要认真抓好重点帮扶,推动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对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高校要发挥毕业班辅导员和一线就业工作人员的作用,对其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则要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对其开展重点帮扶,推送工作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