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推动工作创新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 李宣海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学习领会,宣传贯彻落实,确保落地生根。

    以《意见》为引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班子到各级各类基层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联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努力方向。

    不负关工使命。《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对广大关工人的莫大鼓舞和鞭策。要想中央所想,急中央所急,尽关工委和“五老”所能,助青少年所需。牢记基本遵循。《意见》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全局,充分肯定关工委在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中的积极贡献、独特优势、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重点任务,是新时代关工委组织守正创新发展必须长期遵循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坚定政治站位。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确保红色江山千秋万代后继有人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好党交给关工委组织和“五老”的这一重大而光荣的政治任务。

    以《意见》为指南,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制度、组织、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新版《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鼓励基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各单位规程,要求体现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和单位特点。同时,积极推动各单位健全完善“党建带关建”等机制,督促各高校关工委、各区教育关工委协助党委出台加强新时代学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办法(意见)。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各级教育关工委组织、队伍建设是基础。及时总结、推广长宁区教育关工委以创“五好”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关工委建设的经验,并以此推进高校关工委二级院系分会及普教系统各类中小学关工组(小组)建设,提升中职、高职、民办高校三个分会的工作水平。完善先行先试。经基层单位申报,在全市1500多个基层关工委组织中确定了两批共153个先行先试基层单位,率先推广自主创新优质项目,努力转化最新科研成果,提升优秀基层关工委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建立健全“五老”发动、提高、激励等体制机制,畅通“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途径。

    以《意见》为动力,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落实《意见》要求,做好“传统必答题”,如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工作重心转向青年组织员和青年党员教师,工作领域向党建督导、党建宣讲、党建研究拓展。助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课程思政”,深化培育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思政课教学督导员”品牌。开展“高中(中职)生进党校、学党章、树理想、听党话、跟党走”培训,探索大中学生党建教育一体化途径。

    同时,依托理论研究中心、线上教育中心、专家指导中心“三个中心”,做好“创新自选题”。建好教育部关工委宣传与研究中心,编撰《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报告》,办好《心系下一代》杂志理论版。落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13个理论研究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高校理论基地与区教育关工委结对合作。指导已连续15年开展的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工委面上课题研究工作,强调发挥智库作用,注重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用好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主动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推出10堂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线上“中国故事我来说”英语演讲比赛等,彰显关工委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加强已有3个教育实践基地和16个专家(劳模)工作室内涵建设,把在普教系统开展的“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活动及在职业院校开展的“大国(上海)工匠、全国(上海)劳模进校园”活动做实、做强、做响,创新上海教育关工品牌。

    3月以来,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及时发出工作提示,组织老同志结合抗疫广泛开展线上活动,如“读懂中国”“强国有我”等;“五老”主动关爱封校期间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在抗疫一线发光发热。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