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逝世的第五年。斯人远走,精神永存,地质宫的灯火永不熄灭。
3月以来,吉林省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奋战科研的前线,在抗击疫情的前线,黄大年精神依旧是鼓舞人们心有大我、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动力源泉……
传承
“组织研究生组会,指导毕业生论文,为大三学生上线上专业课,给大二学生指导创新竞赛,作为班主任关注大一学生日常动态和心理状态……”这是黄大年生前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地探学院)教授于平的教学计划表。
“每周一三五白天上课,晚上小组讨论;周二开班会;周四给研究生上课;周六周日给研究生答疑,修改论文。科研项目学生周总结、教师月总结,正在不断推进……”这是黄大年回国后的“大弟子”、地探学院教授马国庆的日程表。
疫情期间,黄大年生前工作过的吉林大学地质宫灯光依旧。
于平所在项目组正在申报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白天忙于教学工作,深夜伏案写项目书,一写就到两三点。她说,在黄老师身边工作那么久,大家早已习惯这种工作节奏。
马国庆说,黄老师留下的科研课题一直在不断推进。曾经黄老师一人主导的团队,如今已细分成多个方向,大家分兵作战、各司其职、协力攻关。最擅长基础理论分析的马国庆也组建了团队,负责为其他研究团队提供理论支撑。
5年来,昔日黄大年主导的重大项目成果频出。“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团队还进一步延伸探索航空重力梯度数据的繁衍理论。重载荷无人机、空地井立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
践行
在地探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洋看来,黄大年精神不仅体现在科研教学上,疫情期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践行和延伸。
刚入职不到一年的辅导员王洪宇承担起了在隔离点为学生们服务的任务。每天都是被发早餐的闹钟叫醒,深夜解决最后一位同学的需求后入睡。如何保障好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是她每天所思所想。
一天深夜,有学生突发烫伤,又有学生胃痛。她第一时间送去药品,并在门口不断鼓励安慰。有同学在朋友圈里感叹,“老师太强了,这么晚还立刻送药来。”还有一次凌晨一点,一位同学情绪崩溃,王洪宇一直守着电话细语安慰,直至他情绪平稳。“我也是一名地质人,在黄老师曾工作过的地方,我更要践行他心有大我的精神。”
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在学生群体中体现。2019级本科生黄佳慧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宿舍楼刚封闭时,她就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志愿服务。这位个子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90斤的女生,每天都要搬运超过她体重的物资上下6楼,40多天,一直坚守。
“我高考作文写的就是黄大年老师!”提起能考入黄大年生前所在的学院,黄佳慧十分自豪。入学后随着耳濡目染,黄大年精神在她心中扎了根,在此次疫情中化作了实际行动。
发扬
如何定义黄大年团队?有人说是黄老师留下的团队,有人说是地探学院全体师生,也有人说是所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疫情期间,无论其中哪个群体,都在竭力发光,照亮别人。
清明前夕,地探学院15个党支部开展了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回顾了黄大年的一生。师生们真情实感的发言令人动容。有的老师说,“学生在哪,阵地就在哪,这也是黄老师心之所想”。有的学生说,“精神都要在行动中体现,在黄老师事迹的感染下,疫情来袭,我们也要倾注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疫情封校期间,每晚7点的“地质宫论坛”成了师生们最为热衷的“云端”交流时间。“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刘财教授是首场主讲人,到现在已开办40多场。交流中,很多老师通过讲述黄大年的故事,分享他们对黄大年精神的理解,引导同学们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人生目标。
“有没有前景比较好的特用加工玉米品种?”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郑明珠正在电话里解答农民疑问。疫情不能耽误春耕进程。同样作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吉林农业大学农产品深加工教师团队,第一时间加入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备春耕专家服务团,通过在线直播培训等方式为农民排忧解难。团队负责人刘景圣连续20多天奋战在定点服务的白山市,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有人说,黄大年精神化作了繁星,一颗星星不足以驱散黑暗,但是无数颗星星一定可以照亮夜空。
新华社长春5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