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郭俊从贵州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贵州省湄潭县的茶企工作。2018年,郭俊考入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学校的一名茶叶制作专业教师。图为近日郭俊(中)和他的学生在茶山上采摘茶青。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考察调研,多次同青年学生座谈、给他们回信,倾听他们心声,指引他们成长。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代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爱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时代风云、家国重任,当代中国青年在个人道路的选择上,更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嘱托,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时至今日,回想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晓辉依然心潮澎湃。
周晓辉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大学生士兵。2011年,正在读本科三年级的周晓辉参军入伍,入伍期间,荣立抗洪抢险三等功一次。退役后,他将专业特长和军旅生涯紧密结合,创办军事新媒体账号“一号哨位”,通过专业且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传递军营正能量。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周晓辉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和周晓辉一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王思渝也一直记得当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兴奋。
2013年4月2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与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野外考古实习的所思所想。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给大家回信,肯定他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提到了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这是考古学一直在探讨的核心话题。我们的工作就是将自己融入进去,持之以恒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文脉根基。”如今已是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的王思渝,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理解更加深刻。
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国各条战线上,还有数不尽的周晓辉、王思渝,将爱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书写青春答卷。
心怀赤忱之志矢志报国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系列“卡脖子”难题亟待突破,无数工程“堵点”亟待疏通。一支数量庞大的青年人才队伍,必将成为我国奋力抢占制高点的雄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抱有殷切希望。在2021年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新时代人才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年人才大有可为。
“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我们必须从学术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上来努力,才能对未来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很难想象,在2019年说出这番话的倪俊,刚满28岁。
但他有足够的底气。彼时,还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的他已拿下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在学术上也有多项重量级成果,在无人车领域是耀眼的青年明星。
近年来,全国高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建设一流的科研平台,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在着力推动前沿基础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原动力。
“无人车产业发展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倪俊立下青春誓言。
焊花耀眼,青春闪光。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唐仁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13年里,凭着一颗匠心,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他先后参与嫦娥、天问、北斗、天和核心舱等多个航天重大项目产品生产,完成2000余块星载单板焊接,1000余套产品调试,一次交付合格率100%;承担重点型号返修任务200余次,避免产品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类型特征日益明显,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职教改革加速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力争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在这个鲜花盛开的5月,唐仁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小时候特别憧憬去太空看看。如今,我的愿望变成了努力造一颗星星,让这颗星星代替我去太空看一看。”凭借一支焊枪,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了13年的年轻工程师唐仁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嫦娥”飞天、“蛟龙”入海,“祝融”探火、“墨子”传信……一批科技创新、工艺改进成果的背后,是一批批青年人才走上时代舞台,心怀赤忱之志,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在“报国”上。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青年的这种担当和责任,一以贯之。
2020年,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
2022年,面对全国点多、面广、频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青年依然以义不容辞的昂扬之姿,奔波在疫情防控的一线。
近两个月来,吉林高校学子经历了与疫情战斗的日日夜夜。
“我们坚信,病毒虽来过,花儿还会开。”那段时间,投身于志愿服务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2020级学生刘晗聪,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随叫随到,取饭、发饭、发放试剂,紧张忙碌。
守“沪”战“疫”,上海大学生志愿者冲锋在前。早在3月16日,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员王群龙第一时间报名,负责为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做好相关工作。
组织检测、维护秩序、搬运物资、心理疏导……疫情在哪里出现,青年学子的身影就闪耀在哪里。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中国青年代代传承的精神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到一线建功立业,多次予以勉励鼓励。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
以青春践行嘱托。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们接力奔赴河北省曲周县,每天骑着三轮车进果园、下田地,做农业减肥增效试验,和乡亲们一起给果树施肥剪枝、打药防病,晚上回家后进行数据分析、写工作日志。
才干在汗水中增长,感情在辛劳中升华。青年们书写了农业学子与质朴老乡的鱼水传奇,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以奋斗融入时代。参加工作一年多时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魏鹏飞就在沙漠的油田中交出精彩成绩单。面对油田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他和伙伴们设计改良出新工艺牙轮钻头。仅此一项改进,同样工程量,较原先保守估计节约工期20天,增效近百万元。
大漠戈壁,飞沙走石。“戈壁滩荒芜,但对我来说,就是人生出彩的舞台!”魏鹏飞满怀激情。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鲜红党旗下,绽放着青年学生的青春和梦想。全国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