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正宪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资料照片) |
老师,您讲得太好了,一说我们就能明白。 吴老师,我会做梦都想着您的数学课。 ——学生
小姑娘,老师也会在梦中梦见你的!谢谢你喜欢我! ——吴正宪
吴正宪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第一次见到吴正宪老师,是2010年暑假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傍晚,我们一起来到九曲湾,领略夕阳西下的美景。在草原,我们放飞心灵,笑声融入绚丽的晚霞。在蒙古包里,我们引吭高歌。吴老师身披哈达载歌载舞,她的笑容如孩童般纯净。吴老师爱孩子,爱教育,她拥有一颗童心,或许这正是她成为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的主要原因。
后来,我有幸在北京教科院《班主任》杂志社组织的教师研修活动现场,听了吴老师一节内容为“重叠”的数学课,至今都忘不了下课前的那一幕。“吴老师,我会做梦都想着您的数学课。”一个小姑娘一边说,一边擦眼泪。“小姑娘,老师也会在梦中梦见你的!”吴老师走过去拥抱着小姑娘,又加了一句:“谢谢你喜欢我!”那一刻,我的眼圈也湿润了。这是怎样的一堂数学课,能让孩子如此喜欢,以至流泪?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课堂,分享吴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的幸福吧。
“嗯,这才是真实的你们!”
上课伊始,吴老师首先抱歉地说:“本来今天是周末,你们本该在家里玩的,可是却被老师抓到学校上课。”吴老师似乎是随意地问了一句:“同学们,你们大声地告诉我,是上课好还是玩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上课好!”吴老师一愣。“是实话吗?都不喜欢玩?”吴老师问。孩子们沉默了。吴老师笑着说:“我猜你们现在在想,老师当然喜欢爱学习、爱上课的学生,所以你们就这样讲,是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嗯,是的。”吴老师问:“有没有喜欢玩的?请举手。”一个孩子举起了手,两个、三个、五个……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
“嗯,这才是真实的你们!”吴老师说,“喜欢玩就喜欢玩嘛!上课好不好,这件事不能说得太早。四十分钟以后(吴老师看了看手表),我想听听你们对这节数学课发自内心的感受。比如说‘我真的很快乐’,比如说‘我烦死了’‘我就想快点儿下课’‘我想逃走了’……随便谈,好吗?”
点评:许多教师上公开课,一上来要么是不停地说“不要紧张”,“做深呼吸”,“看看下面的老师”,“有没有信心”,等等;要么是一个劲儿地跟学生套近乎:“我知道某某学校的孩子最聪明!”“我相信你们今天表现会非常棒!”“我给大家唱一支歌好不好?”……我不评论这样的做法好不好,但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吴老师这种真诚而自然的开头。吴老师就周末上课向孩子们表达的歉意,是真诚的。她通过“上课好还是玩好”的简单调查,让孩子们展示了真实的本性。“嗯,这才是真实的你们!”在这里,吴老师已经不仅仅是对“真实”的表扬,也是对“真实”的呼唤。吴老师用这句话给孩子们一个明确的导向,一定不要揣摩并迎合老师的想法,而要大胆地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吴老师已经为希望这堂课出现应有的真实对话情景做了铺垫,对孩子们巧妙地进行了“启蒙”——真实最美。“四十分钟以后,我想听听你们对这节数学课发自内心的感受。”吴老师把这堂课的评价权提前交给了孩子,同时也展现出自信:这堂课,我一定能够让你们满意。
“我这话问得不好啊!”
这堂课吴老师讲的是“重叠”。吴老师从孩子们一年级刚进校排队说起,她以班上一个叫“宇博”的学生为例:“假如宇博同学站的位置无论从前面数还是从后面数都是第五个,请问他这一列有多少人?” 孩子们出现了两个答案,有的说“9 人”,有的说“10人”。针对“10人”的说法,吴老师试图启发引导算错了的学生:“在前五个同学中,宇博在什么位置?”学生答不上来,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这话问得不好啊!”吴老师很抱歉地说,然后思量着遣词:“嗯……就是,从前面数,宇博是第五个,并且(停顿)——他是前五个人中的一个,所以我们还可以把前五个人看作一个……”吴老师话说一半停下了,期待地看孩子们。下面有一个女孩说:“团队。”“团队?哎,这个同学用的这个词儿好!”吴老师立刻提出表扬,“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小组,前五个人中有他,后五个人中也有他,所以我们要……”吴老师再次把答案留给孩子们。“减一!”
点评:面对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吴老师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是自己提问的方式或者用语不恰当呢?这是一种站在儿童角度思考的结果,更是吴老师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自然到近乎本能。一位卓越的教师,总能在不经意处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了可以不说,不动声色地矫正就可以了,吴老师却为此公开给孩子道歉:“我这话问得不好啊!”这份真诚和坦诚,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与感染。接下来,吴老师寻求更恰当的词,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留点儿空白、留点儿时间,让孩子来填补,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巧,更体现出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的教育思想。
“停三十秒再发言!”
“又是这个圈圈来到我们课堂,把我们的矛盾解决了。那么看着这个圈圈(见图片中黑板上示意图),我们该怎样求出报名数学组和语文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孩子们的小手一下子又举起来了,还有学生站了起来想要老师提问自己。“别着急,其实有时候停三十秒再发言,可能更精彩。现在不需要讨论,每个同学独立思考。看着这个图,用什么样的算式可以解读它呢?静静地,每个人都要思考。开始——”
教室里沉默了。
点评:我们有教师上公开课,最盼望的就是学生发言积极,或者说,最担心的就是课堂上没学生发言。在一些教师眼里,学生“配合”得好不好,就是看“举手率”高不高。似乎只有学生叽叽喳喳地发言,这样的公开课才有“观赏性”。于是,课堂上小手如林成了高潮迭起的标志。但是,当这种“高潮”来临的时候,吴老师却提醒学生冷静地独立思考。这是一种清醒的真教学——不是让学生举手表演给听课老师看,而是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深度。这堂课上,吴老师不止一次对急着发言的孩子说:“别急,要学会倾听,倾听里面可有学问了!”吴老师关于“静静地思考”的提醒、关于“学会倾听”的忠告,都是源于她一个朴素的理念:课是为孩子上的,不是为听课老师上的。有没有“观赏性”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大脑是否真正转动起来。
“有问题才好呢!”
一个女学生上讲台去做题,数出语文组、数学组共12个人,因为她重复数了其中两个人。吴老师说:“有的同学算出的是10人,有的同学算出的是12人。出现问题了,有问题才好呢!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一起看着算式,看着图,一起来解决小姑娘和大家心中的疑团。”……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中,一个小姑娘问另一个小姑娘:“你为什么要减去一个2呢?”吴老师听到了,马上追问:“我也想问,数学组7个人,语文组5个人,一共12个人,你为什么要减2呢?”那个小姑娘回答:“因为有两个人既参加了语文组又参加了数学组,多出了两个人。”吴老师追问:“7在哪里?5在哪里?2又在哪里?”刚才一个还没弄懂的高个子男孩终于弄明白了,说:“因为数学组已经算了他们两个了,语文组就不能再算了。”吴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他的意思是说,这两个既在语文组又在数学组的同学,只能算一次。大家同意吗?”学生答:“同意。”吴老师说:“还不把掌声送给他啊!”全班掌声响起。吴老师由衷地说:“我特别喜欢阳光大男孩!其实呀,老师也经常出错,出错很正常。只要通过交流,把它改过来,就是好孩子!”
点评:限于篇幅,我记录的这个课堂片段可能在细节上有缺漏,但我只想轮廓式地展示一种真实的课堂气氛。吴老师曾说过:“有益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的教学过程。课堂正是因为错误而精彩,因为错误而美丽。”之所以把课堂看成“试错”的过程,是因为吴老师把课堂看成学生成长的空间。吴老师这堂课,正是“因为错误而精彩,因为错误而美丽”。“有问题才好呢!”注意,这可不是廉价的表扬,而是引导孩子以问题为突破口深入思考。对那个高个子男孩的错误,吴老师没有亲自纠正,而是引导已经明白了的学生不断“提问”那个男孩,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这是一种教育智慧。
“你挺会对话的嘛!”
许多人都举手要求发言。吴老师看了一下,说:“我请这个小家伙,你还没发过言呢!”这是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吴老师亲切地问他:“5是数学组的吗?”小男孩怯怯地回答:“是的。”吴老师说:“请大声点儿,好吗?——2是数学组的吗?”“是的。”小男孩声音提高了一点儿。吴老师继续问:“那么这两个有区别吗?”小男孩语塞。其他同学马上举手了。吴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静静地给他思考的空间,给他点儿时间。”其他同学要发言,很着急地晃动手臂。吴老师却还是不理他们,不断地启发、鼓励、等待、追问,小男孩终于回答:“这个2,就是这两个同学既参加了数学组又参加了语文组。”“我们给这个同学掌声!”吴老师大声说。掌声响了起来。“好,这个同学姓什么?”吴老师问大家。“姓龚。”“姓龚,好,我把龚同学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吴老师继续问同学们:“这5个人是……”“都是数学组。”大家回答。“‘都是’这个词好像还不准确……”这时一个女孩说:“这5个人单单是数学组的。”“‘单单’是什么意思?”吴老师继续追问。瘦弱的龚同学主动举手了:“单单数学组,就是只是数学组的。”声音明显比刚才响亮多了。吴老师无比兴奋:“你这个词用得准确——‘只是’,我们再次给龚同学掌声。”全班同学长时间鼓掌。
吴老师请龚同学走到讲台上,对他说:“你挺会对话的嘛,就这样慢慢地就学会了和同学们——”龚同学大声说:“交通!”众人大笑。吴老师却说:“嗯,‘交通’,这词儿挺好的,一交就通嘛!”
点评:在这堂课上,我和所有听课老师,当然也包括上课的孩子们,见证了瘦小的龚同学由自卑到自信的变化,从不敢举手到主动发言的进步。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龚同学的不发言,是一个偶然的生成性问题,因为吴老师在北京备课时不可能想到在哈尔滨的课堂上会有这么一个姓龚的同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预设的问题,因为吴老师充满爱心的学生观,必然让她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同学,一直很胆怯从不举手的龚同学必然进入她的视野,也必然成为她鼓励启发进而转化提升的对象。三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很是紧张。一位经常上公开课、富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别紧张,你多抽你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发言。一堂公开课,只要有几个积极分子发言,这堂课就被撑起来了,课堂气氛就显得很活跃。”当时我真是把这话奉为圭臬。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所谓好的教育、好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而不只是那少数的学优生。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受到关注,都赢得尊严、获得成长,这不需要教师有多高的理论水平,只需要具备教育者的优良品质。
“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去。吴老师问:“想下课吗?大家烦了吧?”孩子们异口同声:“不想!不烦!”接着是叽叽喳喳的声音:“我最喜欢数学!”“我也是,我也是!”许多孩子一边说,一边把手举起来。吴老师问:“能给我这堂课起个名字吗?”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重叠”“重复”“画图课”“圈圈课”“既什么又什么课”“分类问题课”……
“谢谢同学们!我们下课了!”可是没孩子动。吴老师说:“哎,下课不下课啊?”全班孩子们大声说:“不下课!”“真的不想下课啊?为什么喜欢这节数学课?或者说,你特别想对吴老师说什么?”吴老师问。孩子们继续七嘴八舌:“这节课太有意思了!”“这节课特别是圈圈的时候特别有意思!”“我觉得这堂课蛮好玩儿的!”“我觉得这节课过得太快了。”“我想转到吴老师班上去。”“老师,您讲得太好了,一说我们就能明白。”“这节课充满学问。”“以前我不喜欢数学课,可是现在吴老师一讲,我就喜欢数学课了。”“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
吴老师饱含感情地对孩子们说:“谢谢!谢谢同学们!下课了,再见!”这时候,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鼓起勇气说:“吴老师,我会做梦都想着您的数学课。”话还没说完,小姑娘的眼泪就下来了。吴老师走到她的身边俯身拥抱她:“小姑娘,老师也会在梦中梦见你的!谢谢你喜欢我!”
点评:短短四十分钟的课,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这些孩子?当然有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但更重要的是吴老师那颗爱孩子的心。这颗爱心,充满了尊重、理解、信任、宽容,这颗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童心。爱心和童心,让这堂数学课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但从吴老师这堂小学数学课上,却感受到一种情感的魅力与美丽。整堂课吴老师说得并不多,更多的时候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还有叽叽喳喳的“争吵”,而吴老师显然很喜欢这样的叽叽喳喳的课堂氛围,并参与到这叽叽喳喳的“合唱”中。我想到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吴老师正是这样幸福的人!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