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园丰收的喜悦 |
在无锡市新吴区梅荆花园幼儿园,有一片“田横头”(吴地方言,泛指田地)。“2011年建园伊始,我们就在幼儿园保留了一块原汁原味的‘田横头’,让泰伯故里的孩子一年四季都能亲近乡土、纵情田野。我希望园子里的这片‘田横头’,种下的不仅是农作物的种子,更是教育的种子。”幼儿园园长姚丽娟说。
种下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田横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总会引发孩子强烈的好奇,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小给孩子种下兴趣的种子,呵护它不断生长。”姚丽娟园长说。怎么种、如何长?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满时节,幼儿园“田横头”的小麦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抽芽、拔节、吐穗。孩子和教师一起走近小麦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突然“嘟嘟嘟”响起了哨声。原来是保育员阿姨用麦秆做了一个“麦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不禁为阿姨的新奇小玩意儿鼓起了掌。
可是,一个“麦哨”的快乐,哪能比自己探究制作更有意义呢?敏锐的教师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这一兴趣点,便开始引导孩子们制作起来。他们发现:“一个小小的麦哨,麦秆的粗细、长短,划口子的长短,都会影响麦哨声音的响亮程度;麦秆的嫩与老不同,麦哨的音色也会不同,有的清脆有的浑厚;选择一头空或两头空的制作方法,声音也不相同。”麦田中的麦秆成为孩子独特的探究资源,他们在做麦哨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听、去看、去发现,兴趣无限激发,学习不断延伸。
种下对生活劳动的热爱
栽苗拔草、浇水施肥、翻地盖土……这样的劳动景象每天都在梅荆花园幼儿园的“田横头”发生。“卖萝卜啦,大萝卜两块钱一个,小萝卜一块钱一个。”这样的乡村集市也成为劳动丰收后幼儿园的一道亮丽风景。
正如姚园长所说:“我们的‘田横头’是孩子链接生活的鲜活课堂,是孩子劳动实践的基地。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会到劳动收获后的喜悦与快乐;希望‘田横头’种下的是孩子们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
每个季节末,幼儿园的乡村集市就会开集,孩子们忙忙碌碌,穿上小雨靴,戴上小草帽,挎上小竹篮,浩浩荡荡来到“田横头”。黄瓜挂满竹架,长得高的需要踮起脚尖剪,还要避开茎叶上的毛刺;辣椒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需要拨开叶子采下来;空心菜需要用剪刀一根根剪,留着白杆子。采摘完了,还要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整理蔬菜。首先要进行分拣,把黄叶、烂叶去掉,黄瓜、茄子需要分出大小,这样可以卖不一样的价钱,大的贵一些,小的便宜一点儿。其次,需要对齐、称重、扎成一捆,方便售卖;接着需要标价,让蔬菜售卖时价格公道。最后是开集活动,孩子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吆喝与售卖,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在播种、管理、收获、开集等一系列活动中和美好生活无缝链接、与快乐劳动有效对接。
种下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著名教育家张其昀说:“东南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梅荆花园幼儿园地处泰伯故里梅里,如何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孩子身上有效传承是当前教育值得关注的话题。
姚丽娟园长说:“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取代和覆盖,而在于原汁原味的礼敬与传承,在于交互融通。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在‘田横头’进行物候观察、农耕种植的过程中,让地域文化的种子无痕根植。”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对梅里植桑养蚕活动的生动描绘。5月,在梅荆花园幼儿园“田横头”的那片桑树地里,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此。“小满乍来,儿童养蚕。”幼儿园养蚕活动也由此开启。从一个小黑点慢慢成长为“虫子”一样白胖的蚕宝宝,再长大、结茧,孩子们也从好奇到害怕、从紧张到靠近。在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照顾弱小,学会辨别多大的桑叶适合喂几龄蚕,了解什么时候蚕要结茧,认识蚕宝宝身上的花纹是呼吸器官。在看到春蚕蜕变成蚕蛾的情景时,“春蚕到死丝方尽”所代表的意义也让孩子有了新的感悟。朗朗上口的“蚕宝宝,脱衣裳,脱一件,变个样”“卖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天”等梅里俚语也在教师的引领下无痕渗透。养蚕活动把梅里的蚕桑文化转化为孩子们乐于参与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也将渐行渐远的地域文化浸润其中。
在“田横头”这个天地课堂里,每一个节气都有一个“田横头”故事,每一个故事中,都能听到软软的乡音旋律、闻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回望十余年的旅程,梅荆花园幼儿园始终坚守着“田横头”这片教育之土,让孩子在探究中学习、在劳动中体悟、在文化中徜徉……“田横头里种教育”的理念已然在这片沃土上不断生根、发芽、壮大!
(杨海凤 陈淼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