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在开展研修活动。作者供图 |
开栏的话
近些年,“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出现并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层级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与尝试,成为区域教研活动与平台的重要补充。但是,当前围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描述和理论研究都较少,“好老师”专刊即日起将专门设置“名师工作室”栏目,聚焦“名师工作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探讨问题、展示经验、传播思想。
名班主任工作室作为紧密型的中小学班主任成长团队,是带动一个区域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但从一线实践来看,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目前存在着目标不清晰、成员成长动力不足、成长主题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发挥。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组织建设中从问题出发寻求突破,通过开展主题式研修活动,探索出了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崭新路径,搭建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行动平台。
从问题出发寻求突破
在目标定位上,传统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倾向于打造首席专家的工作室、名班主任的孵化室,偏重于工作室构成人员的技能提升和素养培育,导致工作室建设的目标偏离初衷。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后将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定位为“带着所有愿意成长的人一起奔跑”,将影响力指向普通的一线班主任,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员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在工作室内,实现了吸收一批、培养一批、壮大一批的系统成长;在工作室外,实现了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联动成长。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现有1名主持人、8名成员、20名学员,通过这样的建设路径,正在辐射带动全区2000余名初中班主任。
在领导机制上,名班主任工作室通常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既具有管理权限又兼具学术领导力,很容易造成团队研修活动中的“一言堂”和研究活动上的“绝对权威”。具体表现为:以培训代替研修,主持人以培训师的身份向成员和学员传递自己的经验和成果,限制了不同见解的产生;以一元代替多元,整个工作室的价值观、行动模式绝对统一,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主张“人人都是学术导师”,每位工作室成员轮流承担主题研修任务,部分特别优秀的学员也有机会主持研修活动,实现了多元引领、多维成长的新局面。
在成长主题上,一些工作室没有明确的成长主题,将工作室建设行政化、事务化,成为行政部门或研究机构的工作助手,以承担管理部门安排的具体工作为己任。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定位。工作室应该是从教育理论成果到一线实践应用的纽带与桥梁,每个工作室都应该有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系统的研究主题,关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动向,将最前沿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操作、可应用的实践策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坚持年度主题研修制度,每年根据班主任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年度研修主题,开展研修行动。
从探索实践走向经验积累
自成立以来,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在主题式研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行动经验,可以提炼为三个特点:
一是多方引领。主题研修与传统的“管培”型工作室活动组织相比,破除了工作室主持人单边经验输出的弊端,通过主持人、成员、特邀专家等多边共同引领研修活动,实现了人人都是引领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的共赢性成长。多方引领的实施,让工作室每位成员都享受到了学术权威的价值感、荣誉感,充分唤醒了成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专业成长意识,有助于将工作室打造成汇聚集体智慧的学术高地。最重要的是,“多方引领”把工作室主持人从“单一输出者”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在丰富的研修活动中为学员输入新鲜的知识和能力,也在帮助他人成长的同时获得了自我成长。
二是多元链接。传统的工作室单纯追求知识与能力的单向灌输,既容易造成接受者的倦怠感,又容易磨灭接受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极易造成工作室成长活动实效性低下。主题式研修活动将教师成长与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专业引领下的教师共读、创新性的成长日活动等进行充分链接,让成长活动成为立体的、丰富的、科学的综合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成员的行动力、学习力和成长力。
三是多边赋能。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赋能”。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叙事教育”为理论引领,通过故事研究为教育赋能。在主题式研修活动中,主要呈现了三种赋能方式:首先是转化赋能,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可供一线教师实践的行动策略,帮助教师能理解、能学习、能操作,促进教师有成绩、有成长;其次是写作赋能,通过专业的教育叙事写作,不断提升教师的反思力和表达力;再其次是研究赋能,始终坚持故事与教育的融合研究,将故事元素与教育实践进行精准对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让众多教师由此走向了特色发展的道路。
主题式研修活动的基本路径
“蓝粉笔”筑梦行动是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长期坚持的成长计划,主要内容是在核心理念支持下,工作室每年度确定一个研修主题,依据主题开展系列研修活动。下面,以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2021年度主题式研修活动为例,概述主题式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基本路径。
一是研修主题的确定。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故事融合理念下的班集体建设,在这一研究方向之下,每年度设计一个研修主题。2021年度,工作室的研修主题定为“故事融合理念下的班级关系建设”。工作室将年度主题分成12个月度主题,按照师生关系建设、学生关系建设、教师关系建设等类别划分,以“月”为周期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年度主题—月度主题”制,是工作室坚持的核心研修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年度主题和月度主题之间的密切关联,将年度主题细化到每个月之中,建立系统的主题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与“月度学术导师制”契合,落实月度学术导师在某一月度主题上的全面责任制。
二是研修活动的开展。按照月度研修主题,由工作室成员轮流担任月度引领人,引领工作室成员系统开展月度阅读、月度实践、月度写作和月度研究四项研修活动。2021年11月份,工作室的月度研修主题为“故事融合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建设”,工作室成员夏晓磊为月度引领人。依据这一主题,工作室全体人员在夏晓磊的带领下共读了《做有故事的教育》一书,根据书中运用故事建设师生关系的理念策略,每位成员独立进行班级实践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每人每周撰写一篇聚焦师生关系的教育故事;在研究的基础上,每人每月研究形成一个故事型主题班会精品课例。
三是研修经验的交流。每个月的月末,工作室举办一次成长日活动,集中展示、交流、提炼月度成果。成长日活动分为三大板块:首先是“主题引领”,由月度引领人系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对月度研修活动进行主题引领;然后是“主题研讨”,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围绕月度主题依次分享个人收获与困惑,工作室主持人和邀请的指导专家进行答疑解惑;最后是成果评比,对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优化,评选出优秀教育案例、优秀教育故事、优秀故事型晨会、优秀故事型主题班会各一项,进行集体修订与提升,形成工作室的月度物化成果。
四是研修成果的展示。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分为现场展示与线上展示两种方式。现场展示是指每个月的成长日活动无条件对所有班主任开放,每位班主任都可以申请到现场观摩学习;线上展示是指利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成员和学员的成果,让更多的班主任能够及时看到工作室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王亚楠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我始终将“成长以及帮助成长”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希望在自己实现更好成长的同时,能够唤醒、影响、带动更多人的成长,帮助越来越多的班主任走上专业成长的宽阔大道。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第九中学南昌路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