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实施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要实现教育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对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战略性要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打击乐课程建设上,传承民族打击乐经典,创新流行打击乐形式,发展多乐器打击乐组合,善于应用“高效课堂”进行课程建设,以高效的教学手段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不断创新和发展打击乐课程建设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打击乐课程体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击乐课程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在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体系中,构建符合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校内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践三个环节。其中,校内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以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教师会详细分析打击乐课程基本理论,并将基础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如多媒体打击乐视频的课堂使用、互联网打击乐作品的欣赏与播放等,使学生能通过课堂跟随时代发展进步。校内实训属于专业技术实操过程,实训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学习并掌握专业的技能技巧,并在实训项目模拟中提升管理决策能力和技能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目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两间打击乐实训室和7间打击乐练习室,设备包括架子鼓、电子鼓、大堂鼓、小堂鼓、小军鼓、康佳鼓、箱鼓、战鼓、水鼓、手摇铃、沙锤、手碟、风铃、播放器、监听音箱等。校外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见习、实习,以及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邀请企业员工进行课外讲授、开展知识讲座,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新媒体“高效课堂”的运用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击乐课堂以“高效课堂”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手段来构建实际课堂与翻转课堂混合的教学方式,以此着重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情景模拟、任务驱动、实践实习等方式增强打击乐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与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构建学生的自我学习观念。除此之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打击乐课程教学中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排排坐”的方式,以小组为整体,围绕起来“团团坐”,进行课堂问题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教学软件,为打击乐课程打造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信息化环境。“高效课堂”的具体教学方式有:
(1)新媒体的数字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击乐课程运用新媒体进行打击乐数字化教学,课程建设的具体教学方式主要有:数字视频、移动网络、桌面视窗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参与各种社交群观看、学习和关注打击乐,运用抖音、钉钉、QQ音乐、微信、大师之路、腾讯视频、网易云等平台和 APP开展打击乐课程的“高效课堂”学习。
(2)文本地址链接化:一个链接轻松达到打击乐课程学习、传承、发展、宣传、传播、共享等目的,新媒体支持各种文件、音频、视频、地址格式超文本链接化,链接的通用让学生方便快捷地使用网络资源,大大提高了学习、复习、分享打击乐课程的效率,真正提高了应用能力,达到了打击乐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目的。
(3)海量信息资源共享化:不受地域、行业、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实现打击乐课程资源共享。新媒体凭借强大的技术手段使海量信息以简短精练的形式存储于平台上,打击乐信息传播便捷,查找打击乐课程、运用打击乐信息均可实现共享。
(4)交互性个性化:学生可以通过“高效课堂”的新媒体自主参与打击乐课程,也可以在课程设置范围内主动按喜好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打击乐内容,基本上不受地域、省份的限制。在同一节课上,不同的学生可以演奏不同的打击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为全区高校打击乐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现阶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打击乐课程“高效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打击乐课程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和服务等工作要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击乐课程建设使用新媒体“高效课堂”释放动能,灵活地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转型和升格发展。(蒋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