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1日 星期四
以课程整合助推创新素养落地
陈国华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分科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视野扩展、思维创新和实际问题解决造成了一定障碍,容易忽视学生对现实生活实践的探究和体验。因此,大力实施和推进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创新素养是个体在提出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格的综合,是创新的基因和基础。创新素养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素养一直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中,提出了“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即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对其进行了完善,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改变”五大支柱的发展体系,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改变”。2016年,《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提出最受重视的七大公民素养,其中“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也指向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也是世界各国制定核心素养标准的关键要素之一。美国“21世纪技能”的核心素养之一即是“创造力与创新”。新加坡在其“21世纪素养”框架体系里,也把“批判、创新性思维”纳入其中。日本“21世纪型能力”架构中的“思考力”包括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

    创新素养培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份政策文件中提出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比如,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将“创新精神”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上述政策文件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指明了方向。

    创新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是学校,课程是创新素养落地最重要、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载体。传统的分科课程设置容易导致学科彼此割裂,束缚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难以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是对构成课程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要素间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增强课程整体的育人功能。课程整合是克服分科弊端,让创新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设置综合课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等,都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政策支撑。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课程整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学科融合,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资源。美国课程设计专家比恩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需要完全打破学科界限,以人为中心,通过主题呈现的方式建构知识。脑科学研究表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在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挑战中,个体所运用的知识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教学要以学科为基点,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拓展教学内容,整合不同学科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学习的效果。学科融合需要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首先,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学校需要增强各学科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内在贯通性,减少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通过课程整合,不断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提升部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度。其次,学校还需要拓宽学生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机会。再其次,学校应鼓励教师发挥个体专业特长,建设丰富多彩的模块化课程,如学校可以基于大单元、大概念、不同主题等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开展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和问题化教学。

    二是三级课程贯通,完善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我国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科课程整合,将创新素养融入各级课程设计。其一,凸显国家各学科课程对创新素养的重视,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其二,通过课程顶层设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后两类课程的课时,研发和实施一些注重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选修课程,形成各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三,打破学科限制,逐步开发和构建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领域、分层级的校本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发不同领域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另外,在完善创新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考虑创新素养的进阶,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

    三是主题牵引,拓宽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创新素养的生成要求学生把课程内容同生活世界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科内容与活动整合,利用主题牵引课程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帮助他们把不同学科知识同课堂外的世界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首先,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既定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围绕一个个生活主题,纳入与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其次,对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从综合实践活动入手。教师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开展学科内与学科间、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用这类课程或课外活动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这类活动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应用,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合作与交流等素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渐积累、体验、内化,在活动和主题学习中培育创新素养。

    四是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保障。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是课程整合实现的保障。首先,教师应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生成,课程整合需要基于具体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应善于反思和发现问题并开展研究,为学生开发良好的课程资源,促进创新素养的养成。其次,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力。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跳出学科的局限,建构概念间的关联,融通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割裂,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科融合奠定基础。再其次,增强教师协同教学能力。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无论是课程整合的学科融合、三级课程贯通,还是主题牵引,都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之间的协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交流较少的局面。教师定期共同讨论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既增强了教师跨学科融合的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创新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创新素养培育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可借鉴的课程整合模式,如STEAM教育理念(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项目式学习和创客教育等。芬兰的“现象式教学”和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课程整合范例。总之,创新素养的落地离不开学校课程,而课程整合应成为具体实践路径。

    (作者系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