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学前周刊
2022年04月10日 星期日
一所农村园的“三个转变”
本报记者 倪秀 鲁磊
幼儿在观察李子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农耕文化的温度。(资料图片)
幼儿尝试利用塑料薄膜,在树枝间创造艺术作品。(资料图片)

    ■记者走园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适宜本土的学前教育改革,幼儿园办园焕发活力。为了探寻与发现幼儿园提升质量的好做法,即日起,本报推出“记者走园”栏目,调动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园所,走近师幼,聚焦问题,分享经验,助力学前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

    “种下的豌豆发芽了,可没两天就‘离奇消失’,被掐掉了!”成都市新都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杨小芳饶有兴致地讲起领办农村幼儿园之初的这个故事,这件事给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2012年,在集团化办学浪潮中,新都一幼领办了新都区首所农村标准化公益性幼儿园马家镇幼儿园,建成了新都一幼马家分园,并立足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田园课程。

    教师带着孩子们种下豌豆,憧憬着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豌豆的成长过程。可豌豆刚发出嫩芽,就被孩子们掐掉,孩子们说:“该吃豌豆苗啦!”预设的教育目标被打破,教师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豌豆苗种植计划“无疾而终”,却引发了新都一幼对田园课程的深思与深耕。

    “从食物到植物”

    一场观念的变革

    新都一幼马家分园地处新都区马家镇,田地肥沃,蔬果飘香。记者到达幼儿园后,正准备即刻进园一探究竟,却被园长曾宇带到了幼儿园对面的挂着“田园花语”牌子的园子。眼前的园子占地约200平方米,有高低起伏的草地,还建有几个“霍比特人小屋”,其余土地被分成大大小小的区域,有的种着花,有的长着绿油油的麦苗。

    “这里是我们的田园课程秘密基地,也是孩子们最爱的户外活动场地。”在“田园花语”,曾宇和同事们给记者讲起了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建设故事。

    新都一幼创建于1933年,是一所底蕴深厚的优质城区幼儿园。领办马家分园后,面对不一样的教育资源和幼儿群体,新都一幼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发挥名园优势,用好农村资源,把农村学前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新都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是成都传统的农耕区,辖区内类似马家分园一样的农村幼儿园为数不少。充分发挥城市幼儿园在规范管理、科学教研、师资培养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城乡不同的教育资源、地域和文化特色,开发更多科学的、支持儿童发展的特色课程,是新都区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命题。

    “我们站在了探索的前沿,不断地推翻自己,重构认知。”杨小芳说,除了豌豆苗被掐掉,用来观察的竹笋也被挖走。收获萝卜以后,教师本想引导孩子做萝卜干,孩子们却商量着要做泡萝卜……

    预设一次次被孩子们推翻,像是对田园课程发起的“挑战”,让教师们很受“刺激”。

    “农村孩子对植物,特别是可以食用的植物,第一认知是‘食物’。”杨小芳说,这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累的经验,那么幼儿园要教会他们什么呢?

    不停地反思和研讨后,马家分园的教师们认识到,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视角,抓住教育的“契机”,生发活动和课程。“豌豆苗不仅是食物,还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体,应该让孩子们看到事物的更多面。”

    “儿童教育从来都和自己的文化有关,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教育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曾宇说,来自幼儿的“刺激”,让教师们开始深入去思考田园教育的意义。2013年,幼儿园立足“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生长的川西农村环境”,提出了“田园教育”理念,并立项为区级课题。

    “从植物到染料”

    一个课程化的过程

    2015年底,新都一幼在区级课题基础上,获批立项市级田园课题。观察蚂蚁和蝴蝶,种植蔬菜水果,收获并储存粮食……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田园活动“遍地开花”。但活动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其中的每个环节,指向发展幼儿的何种能力和素养?

    “我们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杨小芳看来,要将“田园教育”继续向前推进,落地到“田园课程”,必须解决活动设计的精细化、课程建设的科学化等问题。

    认识颜色是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重要活动和课程。把孩子们带入田园,让他们采集植物的花、果、种、叶,通过对比、观察、描述、绘画等方式,让孩子们加深对色彩的认知,是教师杨李娜探索出的教学方法。

    “课程能否再深入一步呢?”在每周一次的课程审议讨论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孩子们容易把植物的汁液蹭到衣服上,并对这种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主动把颜色涂抹到自己和同伴身上,这让杨李娜很受启发。

    “能不能让孩子们在植物中提取颜色,并运用这些颜色去进行创作呢?”教师们集思广益,推动五大领域与幼儿一日活动深度融合,开发出“提取植物染料”“植物颜料绘画”“植物扎染”等系列课程。

    在曾宇看来,如果说“从食物到植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从植物到染料”则标志着田园活动向课程化,田园课程向专业化、系统化迈进。

    “课程化的过程,既需要有力的观念引领和专业支撑,又需要教师对资源的充分理解和延伸,更需要角色转变。”曾宇谈道,在田园课程中,教师从主导者逐渐变成观察者、陪伴者。

    以体育游戏为例,田园环境提供的丰富游戏资源,能让教师和幼儿打破“条条框框”自由发挥创造。例如,由传统民间游戏“抬轿子”改编而来的“搬运伤员”游戏,仅凭3个幼儿的配合与幼儿自身的力量和技巧就可以开展,进而还可以演化出竞速比赛、障碍翻越等,教师就负责观察记录,保障安全和协助幼儿开展游戏。

    “而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对生活经验、意义进行再度追寻。比如经历从食物到植物,从植物到染料的过程。”曾宇介绍,如今,新都一幼根据课程目标,基于幼儿生活、兴趣爱好、发展水平及农耕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构建起了“萌德”“萌美”“萌智”和“萌行”四大序列的田园课程内容。

    “从教师到研究者”

    向下生根与向上生长

    “农村幼儿园为谁而办?那一定是为农村而办、为乡村振兴而办。”杨小芳介绍,基于这样的理念,幼儿园提出了“向下生根,向上生长”的田园课程目标,鼓励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把视野从幼儿园放到乡村,把观察的触角深入社会。

    10年间,新都一幼田园课程研究走过了从区级课题到成都市级课题,再到四川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立项并通过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规划课题立项的过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都一幼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科研制度的确立。

    廖俊平201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马家分园工作。她发现这里的教师正在研究一个“前沿课题”。“读大学时,我就常在想:农村的一棵树、一根草都是‘高级的’教育素材,如何让更多老师看到它们的价值?”

    马家分园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廖俊平选择留下。她每天带着孩子们种植蔬菜、观察植物生长,让孩子们把收获的蔬菜画出来、做成食物、制成染料。空余时间,她还利用所学和专长,对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访谈,寻找更多支持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方法。

    2014年加入幼儿园科研团队的王莹莹,如今已成长为科研主任。“孩子牵着老师走,老师陪着孩子走。”这是王莹莹工作8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她看来,要想真正做到“站在儿童视角,尊重发展儿童”,需要先忘掉概念、忘掉理论,全身心投入到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杨李娜2017年从西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辗转来到幼儿园。看到校门外就是菜地,她忍不住哭了:“这与我想象的工作差距太大了。”

    近年来,以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学前领域的共识,但理念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理论与实践中,杨李娜逐渐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身处改革发展前沿,我不仅得到了历练,也在努力让农村幼教更有深度。”

    幼儿园来了研究生,附近居民颇为高兴。同时,他们也有疑惑:研究生老师就是教孩子种菜?不学英语单词、算术,天天玩得满身是泥,能行吗?

    “观念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廖俊平和同事王莹莹、杨李娜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对家长的引导,比如邀请家长参加园所活动,请他们为孩子们的种植游戏提供农具和种子,给家长科普怎样发展孩子的能力。渐渐地,家长对幼儿园的活动越来越支持,也更加理解这样的教育理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