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名师荐书

荐读者:李祖文(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特级教师)

    1.《写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谢光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职业的缘故,对于汉字有着自然而然的关注与亲近,案头也总会摆着字典与词典。但从2020年开始,我就将这套书始终放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

    讲到《说文解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刘勰的《说文解字》,可是那本书似乎适合的是有一定岁数的人,因为灯烛影下一位老人戴着眼镜翻阅书籍的画面总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可是《写给孩子的说文解字》却给了我另一幅画面:一手拿着零食,一手翻着书,还动不动哧哧笑两声的孩子。为什么呢?就是在于这套书的特别:一字一页,都是熟悉的那些字。这些字我们认识,却又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即便是有些字知道了故事,可是它有时候很抽象,我们实在想不出来它的样子。这本书每一字都配有一幅漫画,或讲述来源,或讲述相关的典故,或设置某一个场景。总之,看着看着,我们就明白了;看着看着,我们就笑了;看着看着,文字就活了。

    2.《中国名画绘本:千里江山》[宋]王希孟 绘 曾孜荣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的美术功底很一般,严格讲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这倒是跟我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符合。即便时常有机会去看画展,也似乎感叹的是那些画作真的好逼真。如何看一幅名画,也确实让我有时候有点儿为难。不过,遇见《千里江山》,我似乎会看一些画作了。

    《千里江山》不是一次将所有的画面呈现给我,而是如讲故事一样,一点点地铺展开。一边打开,一边用文字如低吟般讲述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与一般的绘本不同,它用中国传统的卷轴的方式徐徐展开,尽可能贴近我日常阅读的习惯。一瞬间,我知道了怎么去阅读一幅画。更为惊奇的事情是因为与原作有大小的差别,还特别运用如“放大镜”的技巧呈现细节。远与近的交叉,一步步引导我们既感知宏大的场面,也不放过那精雕的细微之处。我们的老祖先留下了无数的惊艳画作,如何让孩子看得懂,或许这本书可以给孩子新的视角和正确的打开方式。

荐读者:欧秀娟(新疆奎屯市第三小学教师)

    1.《枕上诗书》 徐若央 著 现代出版社

    有多少家庭,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对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每期必追;有多少教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于晨钟暮鼓时诵读着唐诗宋词经典篇目。是的,诗词早已流淌进我们的血液,一代又一代传承着。

    《枕上诗书》取名自李清照大病初愈写下的诗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一首抒情词,委婉动人,作者徐若央在序言中说:“喧嚣的世界,已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读诗,并非不想读,而是不愿去花费时间理解。于是,我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希望其中的文字能与你产生共鸣。”这本书以心解读,把个中情愫淡淡推出,时光若能穿越,知音不过如此。

    爱诗词的人,除了背读原作,还乐于看一些诗词解读,以他人之神思,启自我之感念。这本书中精选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诗词名录,每首诗后面都有一段详细的典故娓娓道来,配以国风彩插,美轮美奂,不仅为读者讲清楚每首诗的内涵,更能引导孩子融入其中,感受其美。

    2.《水牛儿》 保冬妮 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这个“水牛儿”并不是水牛,而是北京方言,指蜗牛。

    绘本《水牛儿》以一首童谣串联起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在下雨天跟妈妈一起手牵手悠然漫步回家,一路上听雨珠落在不同东西上发出的声音,看“水牛儿”和蚯蚓出来透气,买一捧荷花放在门前的水缸里,在积了雨水的洼地放纸船……这是那些坐在私家车里风驰电掣的孩子们不曾体会过的快乐和幸福。

    这是我在学生一年级时带他们一起读的绘本。那时刚入秋雨水比较多,我发现每天课间,总有一些学生三五成群地徘徊在校园的灌木丛边,一手打着伞一手扒拉着不知在找什么。上课时学生们一个个兴奋地举起小手向我展示,每个手心里都有一两只或大或小的湿漉漉的蜗牛,我从来不知道干旱的新疆,灌木丛里竟然也隐藏着一个蜗牛世界。于是,我们从玩蜗牛,到读蜗牛的绘本,开启了我们班的童谣课程。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