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大门 |
|
学校“约翰·马吉”图书馆 |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百年名校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在教育实践中,构建“可见的德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成果,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
聚焦难点 智慧实践
构建“可见的德育”育人体系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德育团队对德育工作目标、课程、实施、评价等层面进行全领域设计,将学生的具身认知、镜像认知和生成认知作为德育实践的基本过程,把学生的观察学习行为、心流体验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作为德育评价的基本内容,以此构建“可见的德育”育人体系:
创立“可见的德育”理论框架。明确“教学者可见教学影响、学习者躬身省视自我”是有效德育的本源,让学生成为德性成长的体验者。从理念、情境、行为上确立“透彻现象、交互认知、教学相长”的德育行为原则,形成学习者从行为到内心的全系统的德育规范,让德育有序、可控、可测、可移植。
建构师生双向“互视”与自我“省视”相统一的“可见的德育”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取向,注重以人为本、多元维度、分类设计,形成了以“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终身发展”为梯度的目标体系;体现“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以碎片化阅读为抓手,建设“能行天下”“远见成就未来”“走进经典、走近大家、走进生活”等课程群,形成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基于自觉“互视”与自我“省视”的结果反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学会自察、自省、自律,自主提升品德素养,建构“读·悟·知·行”合一的“可见的德育”行为体系。
建构“育·导·评”一体化的“可见的德育”协同保障体系。主动打破德育课堂边界,开展全员德育的范式。即以德育工作者为主体,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作用,建立“可见的德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年级部、德育处、诊断与评估中心三方,高质量完成实施(育)、指导(导)、评价(评)任务,建立全员导师制、家校社同育制等立体化协同保障体系,形成德育可见的影响力、渗透力、行动力。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可见的德育”理论体系研究,为解决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寻找到新的实施路径。形成了实践方案、课程群、保障机制、核心期刊系列论文等实践成果,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出版发行了《能行天下》《远见成就未来》等10本丛书和35万字的专著《可见的德育》(该书被列入江苏省教育家文库)。“‘可见的德育’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荣获2019年南京市首届教育科学创新成果特等奖、2021年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百年传承 智慧创新
建设“可见的德育”课程体系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由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先生于1917年创办,在抗战困难时期,马吉先生与拉贝、魏特琳等20多位国际友人一起,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20多万南京平民百姓的生命。近年来,学校基于马吉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仁爱情怀,确立了“仁德为先,爱满天下”的德育理念,践行“尊道益智,日有所进”的校训,以“走进经典、走近大家、走进生活”为实施载体,创设“可见的德育”课程体系,强调身体体验与心理体验的统一,让学生的道德生长看得见。
走进经典,撷取人类文明的精华。针对不同年级的学情,制定个性化书单,选取承载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内容的经典作品,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走进经典影视作品,精选出包括经典电影、话剧、歌剧、纪录片等在内的一批影视作品,定期在学校进行展播。在此期间,学校开发出系列教材,建设“能行天下”“远见成就未来”等课程群。“能行天下”课程群以“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为主题,以碎片化阅读为抓手,激发青春期学生的信心,拓展知识,提高能力;“远见成就未来”课程群以经典生活记忆重现为主题,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
走近大家,汲取身边榜样的力量。开展大师面对面活动,学校每年定期邀请各类行业领域内优秀的专家来校给学生们作讲座和交流。在讲座交流过程中,学校将讲座的内容用文字和音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将文字稿集结成册,形成“走近大家”课程群。开发具有开放性、适应性的反馈表、检查单、评价单,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的感受与收获,形成“知行合一”的“真实的学习”,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获得成长,真正让学生学有典型、悟有体验、行有成就。高中生活不仅有经历,更有深刻的记忆,通过不断“回视”与自我“省视”实现思想道德的螺旋式上升。
走进生活,记住自己拼搏的样子。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修炼品行。形成以“善”“礼”“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化推进“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通过开展晨扫劳动、校园辩论赛、励志春秋游、校园朗读者、文化艺术节、慈善义卖、体育赛事、农村学校、部队拉练等系列活动,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学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优秀的德育队伍,其中有江苏省劳模,有“陶行知奖”“斯霞奖”获得者,有江苏省心理名师、南京市师德标兵、南京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还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南京市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
科学规划 智慧凝练
构建“可见的德育”评价体系
健全、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是使“可见的德育”育人模式有效实施的助推剂。学校立足学生品格提升,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积极探索具有参与性、有效性的测评方式,建立系统化、多元化、动态化的“可见的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系统化评价体系。学校以“走进经典、走近大家、走进生活”为立足点,设立整体目标和分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知、情、意、行多个指标进行系统性思考,评价主体从上至下全面参与,形成稳定的评价责任人体系,每一层级、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量化考核表、如《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德育考核量化表》对学生个人素养全方位考评,《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文明班级考核细则》对班级进行考评。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学校在德育评价过程中,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范围多元化和评价手段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把评价主体划分为决策层和管理层、师长层、学生层三个层次。学校领导和评价专家作为决策层和管理层,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师长层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交叉评价;学生层则是学生自己和同伴,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他评。多元化评价,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品格素养评价真正的主人。
评价范围多元化,学校各类评价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以“走进经典、走近大家、走进生活”为活动载体,德育处综合设置多项评价内容,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学校层面的认定和奖励,成为学校高中阶段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据。
评价手段多元化,学校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具体表现进行定性评价,建立成长档案袋,编制成长手册;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量化表,定期进行量化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立体、丰富且全面。
建立动态化评价体系。学校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建立了内容动态化、标准动态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的全新体系。针对学生学习成果,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礼仪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等其他因素,根据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形成具有开放性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需求、性格特点、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在评价的过程中,依托“三走进”,评价主体全部参与,采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将静态评价中的主试者和受试者的单向关系转变为多向互动关系。
为进一步巩固“可见的德育”育人成果,学校于2020年上半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并进一步深化与《读者》集团、先锋书店、凤凰集团等的合作,定期在校园举办书展,开展读书活动,邀请知名作家走进校园。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建成了心理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平台,为助力学子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可见的德育”让学生的道德生长看得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用行动坚守着“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教育规律,正是这份坚守,助力着这所百年名校在新时代不断创造更好的办学成绩。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 殷树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