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
读书,使心灵空间安然有序
项香女

    关于阅读的文章及名言灿若星辰,那些可以点亮心灯的星语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人,只有走进同好者的这一片星空中,才能有真切的同感和深刻的共情。我相信凡是热爱阅读的人都能体验到阅读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意义,使自己的心灵空间安然有序,走向和谐。

    以阅读认同阅读的意义

    每个人对“意义”的理解都不一样,我的理解除了词典上的解释之外,更重视的是对任何一件事或一项活动意义本身的追寻,因为追寻本身就是意义。

    曾经因为要开设一个关于读书的讲座,我问过徒弟们读书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因为读书说到底是个性化的事。“读书不仅让我们外视无垠天地,更让我们内探心灵深处,它是最好的生命化妆”“不读书,虽目明而心晦,纵物盈而气俗”。面对学校繁杂的教务,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片面理解,家长对分数的功利追求,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对教师不读书的夸大言说,徒弟们的阅读行为和对阅读的理解还是让我有所安慰的:他们是一群明白读书意义的人。

    不知为什么,一直抗拒在线阅读。手中一本厚实的纸质书,让人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有了纸墨的馨香,在这一缕缕的书香中,人会陶醉也被熏染,更何况书页氤氲而出的万千气象让人如见神仙幻境,笔墨勾勒而就的古往今来让人如游岁月长河,文字酿造而成的醇厚甘甜让人如饮千年醍醐。阅读,不再是为“千钟粟”“黄金屋”,不再是为“优则仕”“光宗耀祖”,也不是为“文凭”“考级”,为的就是一份安乐的自适、痴迷的自恋、从容的自渡,它让我们从物质世界超拔出来,自由而幸福地建构自我的空间,读书的意义源自对读书本身的认同。

    以阅读构建心灵秩序

    曾经阅读爱德华·维尔容的《冥想》,颇有感触的是“在我看来,风水就是把事物安排得井然有序,具有美感,让人心生愉悦”,他觉得“这个理念适用于我的生活,包括内部和外部”。于是,从“风水”出发,我阅读了俞孔坚的《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了解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图式及理想风水的模型和西方人的风水概念,既有自然中的生态,也有人为的设计、安排与再造,它不只是让我们的居所显得有美感,更能让我们的内心空间因此而简洁、明净、通畅,让我们身处其中,人与境谐,身与心合,这不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风水”了,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风水”。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里特别强调了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状态,“只有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行为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心灵秩序由此建立”。人总是活在现实世界中的,阅读教会我们将心灵秩序的“风水”运用到具体待人接物、教育教学中,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

    以阅读安享生活和谐

    我用了半年时间认真地读完了于漪老师的全集(21本),并且做了近2万字的读书笔记。拜见于老师后,我将于老师的书与她本人联结在一起,将于老师的教育思想与她的生活经历融合在一处,我觉得,于老师是真真切切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将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于老师对自己叫学生“十三点”的深刻反思,对纠正学生“口吃”的欣然自足,对“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反复陈说。如果没有一份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执着甚至痴迷,没有对学生、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没有这一份我与事业的内外和谐,那么艰难的生活,那么严重的疾病,那么残酷的迫害,可能于老师是难以坚持和接受的。于是我想到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

    帕尔默在书中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麦克托林研究“玉米”为例。他认为这位科学家能取得不同凡响的科研成果,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感情移入所研究的玉米之中”,“玉米”不仅是她的研究对象,还是她生活的主体。由此,我想,于老师是将教育当成了她生活的“主体”。其实,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如果能够将自己的职业当成“主体”,我们是否更能明白“风水”构成,明了“心流”状态,明晰“主体”意识,读书能让我们安享生活的“和谐”。

    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引蒙田的话说“无以解忧,唯有读书”,但读书何止解忧。当然,书海无涯,浩瀚若星空,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书,自然会有不同的收获,感受不同的价值意义,但有读书同好的人,相信在某个明亮或昏暗的日子共同读一本书,或者在同一宁静或嘈杂处各自手捧一卷,我相信“心流”会满溢我们空阔明净的心灵世界,塞利格曼说的“持续的幸福”因此到来,一幅幅内外和谐的“风水”图越展越开……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