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润泽若水 至善致远
——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小学以“水文化”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梁培斌

    在长江入海口处,黄海岸开始次第向西北方逶迤,至苏鲁交界处顿一个折,便急射东北,折射成一个数学上的“小于号”,其底部就是素有“黄海明珠”美名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在这片人才辈出的土地上,一所成立不足4年的小学,正快速崛起,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它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小学。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2018年8月才正式投入使用的和安小学,依托其东临黄海、西依和安湖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水文化”的内涵,打造“水韵”团队,营造“水韵”环境,塑造“水韵”德育,缔造“水韵”课堂,走出了一条“识水、近水、亲水、若水”的特色发展之路,助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全国“三宽”家长学校实践校、省苏派名校联盟学校等荣誉称号,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识水·打造“水韵”团队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水育人”的传统,“上善若水”的品德、“百折不挠”的坚韧、“水滴石穿”的坚持、“海纳百川”的包容……都是滋润生命茁壮成长的养料。和安小学基于环校皆水的独特优势,建校伊始就开始倾力打造“水文化”特色品牌。

    要将“水文化”切实融入学校育人的各个方面,就必须打造一支高度认同学校理念的教职工团队。学校主要从教代会共建和教师队伍发展两方面推进。首先,秉承“上善若水”的理念,充分发挥教代会的共建作用,在教代会上班子成员就为何要大力发展“水文化”、为何要确立“润泽若水、至善致远”的校训、为何要构建“水韵课堂”等问题与教职工进行广泛讨论,并听取教师们具体的内容建设和意见,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校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以增强认同感、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其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职工“以水为师”,在“水文化”的统领下,对其所负责、涉及的领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课题研究,将“水文化”渗透到每一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代会共建和教师队伍建设双管齐下,打造出一支“识水、懂水”的“水韵”团队,使学校这片大水域里的每一滴水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培育校园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水·营造“水韵”环境

    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对师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为此,学校精心建设了“水文化”广场、“水文化”长廊、“水文化”墙……努力将“水文化”融入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使校园成为一部具有丰厚“水文化”思想底蕴的“景观”教材。

    《论语》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学校精心建设“水文化”广场,旨在让学生以水为镜、惠泽心灵。在主广场“上善若水”假山石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块书简,东书“以水为师”,西书“修身至善”,引导学生从先贤圣哲的言行中汲取成长经验。主广场四周墙壁,取名“水智汇”,主要从“水之源、水之德、水之韵、水之润”4个方面展示蕴含于水的各种良好品质。此外,学校还打造了独特的“水文化”长廊,包括“知水”“乐水”“惜水”“若水”4个篇章,引领学生知水之性、乐水之品、惜水之源、若水之德。学生在课间闲暇到“水文化”广场及周围长廊驻足浏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浸润与熏陶。

    亲水·塑造“水韵”德育

    学生在年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和知识基础等方面情况各异,犹如各不相同的百川之流,融汇于学校这一海洋。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此,学校开发了《和安小学水韵德育纲要》,分别从低中高三个阶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和道德品质各方面进行细化规范。例如,以水清澈的品质,教育一年级学生要注重仪表整洁;以水受日照能蒸腾向上的特点,教育二年级学生要懂得上进……

    为了具体落实“水韵”德育,学校主要从课程和活动两方面予以开发和实施。首先是从水的品德入手,开发了相关“水文化”校本课程,带领学生通过学习水的特性、与水有关的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等,深刻体悟“水文化”的意义,培养学生“上善若水”的良好品质。除了专题校本课程,学校还注重引导各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教材的“水文化”内涵,在课堂上渗透“水文化”精神。例如,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关于“水文化”的诗词,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关于“水文化”的歌曲,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去周边水域写生……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体验和感悟“水文化”的精髓。其次,学校还从水的运动形式中汲取经验,模仿其“扩散、延展、渗透、奔流”等不同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每年3月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在校园及社区开展志愿清洁活动;每年清明节开展为烈士扫墓活动;每年重阳节开展各类孝老爱亲活动;每年7月1日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活动……一系列如水般见缝插针的德育活动,丰富拓展了“水文化”的德育内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若水·缔造“水韵”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为了让课堂提质增效,学校将“随形就势”“春风化雨”等“水文化”特质融入课堂,缔造了生动高效的“水韵”课堂。

    “水韵”课堂,顾名思义,即在课堂上体现水的韵致,致力于使学生学习如水,自由开放;教师导教似水,顺势而为;课堂生态若水,圆润和谐。“水韵”课堂主要分四步开展,即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精准提升,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水自流;倡导设计统整性问题,使学生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与研讨,如器之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变换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核心素养,如水之韵。

    水,其势或急或缓,其形或方或圆,随形就势,从不拘泥于一。“水韵”课堂的核心是“因学就教”。一方面,教师精准把握学情,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学习策略,抑或习惯与过程,均能精准地定位在“学生已会的”“能自己学会的”“能通过合作学会的”“需要教师教的”“教了也不会的”5种不同的学情样态上。另一方面,教学时顺势如水,以如上学情为导向,做到“已会的不教”“能学会的先学后教”“需要教师教的实施精准教学”。在“水韵”课堂上,师之身教言传如器,生之顿悟习得若水,顺其势,依其形,因形就势,如水之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意气风发的连云港市和安小学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擦亮学校“水文化”特色品牌,引领赣榆教育走向新的辉煌。

    (梁培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小学以“水文化”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3/29/11/ZGJYB20220329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