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高校作为育人的基地,承担着向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更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制定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融通“有教育的劳动”和“有劳动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内化的有效路径,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是设置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首先,将劳动教育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劳动教育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完成,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学时通过学习慕课“劳动通论”完成,实践学时通过组织学生从事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并进行劳动观、劳动技能和劳动安全教育实现。同时,学校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引进在线平台优质劳动教育通识选修课程,如“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养成。
其次,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形成“劳动+”系列融合课程。如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开展科研训练、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活动,使劳动教育贯穿于大学课程全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观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课有效融合,充分挖掘天津市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更多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课“走起来”,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此外,注意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间与学科内的科学设置和资源的整合统一,逐步形成具有方向性、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弘扬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搭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建立智慧型和创造性的实习与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到开放实践场所的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如学校通过开展“一带一路·语见精彩”外语兴趣班冬令营,向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16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外语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赴农村宣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组织2600余名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协助完成社区出入管控登记、疫苗接种服务等工作,让学生到真实的劳动岗位锻炼,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奉献精神。
拓展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建设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多个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每年春季设立劳动周,以集体劳动为主,寒暑假自主安排,将劳动教育根植于学生的日常校园活动,设置学生可以胜任的校内劳动岗位,促进学生积累劳动技能和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建志愿服务基地,为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广泛渠道和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阳光助残、敬老爱老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外事接待等工作。此外,继续加大“西部计划”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单位建功立业,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劳动的价值。
三是健全多样化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依托综合素质实践学分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实践学分制度。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实习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注重对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和精神等进行追踪检测。学校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在审视历史镜像中的基础上,与新时代的新实践相结合,使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劳动技能服务社会,特别是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外语学科人文性特征及其实现研究”[TJWW19-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