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建设“融合型学校” 推动乡村学校办学形态转型
杨朝晖 徐月
视觉中国 供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教育作为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一种活动,对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基础性作用。如何让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融合型学校”不失为推动乡村学校办学形态转型,强化乡村基础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战略支撑作用的可行之路。

    什么是“融合型学校”

    所谓“融合型学校”,是指具有融合特征的学校教育与发展形态。它以发挥乡村学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功能为出发点,以培养面向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多元人才为目标,以构建新的育人体系与开放办学模式为依托,通过对多种资源的有效开发、盘活、整合、利用,促进学校内外系统的有机互动与融通,实现乡村学校功能最大化。

    “融合型学校”是对传统学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一是指向学校内部,即学校面对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升学、务工、务农等多元发展的现实需求,有效整合与融通多元教育取向、育人目标与育人方式,借助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可为空间,成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元人才培养基地;二是指向学校外部,即学校打破封闭,发挥育人优势,与当地社区文化、生活、经济有机融合,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逐步成为社区教育和文化中心,甚至成为社区发展的新引擎。

    “融合型学校”的价值功能

    建设“融合型学校”,有助于发展更适合新时代农村需求的教育。在农业、工业、信息三种社会形态交织,市民、农民、农民工三个社会群体需求共存的农村,任何单一取向的选择均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不利。当今乡村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应当超越“为农”“离农”二元对立的思维,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农村学生升学流动、进城打工、留守家乡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受教育者有获得感。“融合型学校”满足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农村地区特有的育人诉求、学校的高质量办学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从而对乡村振兴起到奠基与支撑作用。

    建设“融合型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教育优势。放开思维,走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全面建设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家长课程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形成整体育人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在乡村广阔天地中开展生活育人、综合实践育人,实现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城市与乡村、国家与地方知识的统合以及深度学习的发生;通过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混合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与社会服务学习有机整合,实现高质量全面育人,从而为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找到资源优势和扬长发展的生长点。

    建设“融合型学校”,可以让乡村教育重获社会系统与资源的力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园节日等教育活动为平台,吸引优秀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能人回乡开展丰富的育人活动,盘活内外资源,打通乡村文化建设的渠道与空间,推动学校成为资源回流与融通的枢纽,促进人才的城乡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融合型学校”也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驱动乡村教师逐步走出传统的育人模式,逐渐建立起自身与乡村社会的生命联结。在乡村教育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在行动学习与行动研究中,实现乡村教师的全方位拓展和提升,使其获得价值感、意义感,真正实现“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建设目标。

    建设“融合型学校”,有助于存续乡村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与地方繁荣。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文化日益式微。面对时代召唤,作为乡村社会的守护者和文化高地,乡村学校无疑可以有更大作为。在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学校可以立足乡土资源,开设历史文化类、技能生活类、科技艺术类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社团活动课程,将非遗文化传承、乡俗文化传承、农耕文化留存、乡土历史记忆留存、新乡村文明建设等有机融入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立德树人、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听得见乡音、看得到乡愁、读得懂乡情,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走向自然、走向乡村、走向生活实践的学习中,掌握未来生活、生存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实现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系统构建“融合型学校”

    变革发展理念。建立“融合型学校”的主要障碍还是来自传统教育观念、办学思路模式与行为习惯的制约。为此,需要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学习、宣传、研讨,重建乡村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最终形成价值共识——乡村教育不应照搬城市化教育,而应根据自身特点,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按照国家对乡村教育的要求与需求、乡村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培养无论是留在乡村,还是走出乡村,都能打开局面的新时代乡村少年。

    建立志同道合的实践研究共同体。当前,参与乡村振兴的力量很多,如何通过建设“融合型学校”凝聚各方力量,建立紧密的联结机制?如何在合作协同中找到各方角色定位,形成合力机制?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也需要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入之中。“融合型学校”发展需要有志、有识、有为之士的聚集,形成实践研究共同体。共同体可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乡村学校、乡村社区以及外部资源力量(如大学、企业、公益组织等)构成,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共同担责,改革创新。

    发挥区域行政部门的主导协同作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要牵头单位,需要对“融合型学校”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例如,给学校放权,让学校有更多自主发展空间;与学校一起承担风险,为学校改革创新提供心理支持;为学校的实践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教育资源;帮助学校打破壁垒,实现内外互动,搭建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发挥乡村学校的主体和主力军作用。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乡村学校需要主动担责,以自身优势,聚合、带动乡村精神和文化力量,为重建乡村社会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形成助力。乡村学校还需主动推动改革与创新,主动提升课程建设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资源盘活与外联能力、综合性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学校品牌打造与宣传能力等。

    乡村教育向何处去,这是一个百年之问。陶行知、晏阳初等乡村建设的先贤们曾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也需要用实际行动做出新时代的回答。

    (杨朝晖系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徐月系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