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区域周刊
2022年03月19日 星期六
退役运动员奔向教育“新赛道”
——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
龙鑫
共享体育教师韩宇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训练。 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供图

    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四川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始终把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作为生命线和动力源,在全国率先设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和“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问题”有机衔接起来,从供需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破旧立新等方面着重发力,全力推动退役运动员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共享体育教师,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天府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坚持广纳英才,开辟退役运动员施展才华新舞台

    四川天府新区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和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近三年GDP平均增速始终保持在9.36%左右。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量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入驻入户新区,学龄人口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了巨变,原有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特别是体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按照天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高中和职业学校每周调剂增加一节体育课”的要求,天府新区中小学校每周需开设6159节体育课,要高质量完成此项教学任务,需要在现有师资基础上额外增加90名体育教师,而体育教师编制使用已接近满额状态。

    为此,天府新区着力打破编制壁垒和体制藩篱,严格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等重要部署,2021年7月,探索设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创新发展体育教育共享模式,在四川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支付等多元化服务模式,向省内广大退役运动员递出橄榄枝,截至目前已吸纳奥运(世界)冠军在内的1800余名体育专业人才进驻新区,优选57名优秀退役运动员成为专职共享体育教师,既有效缓解了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开启了退役运动员继体育竞技生涯之后的事业发展新高峰。

    坚持区管校用,探索推行“多点执校”工作新模式

    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建设是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彻底打破了现有体育教师身份限制和校际限制,探索创新体育教师“区管校用”制度,引进来的体育教师不再安排到指定学校,由共享中心统一聘任、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大力推行“多点执校”新模式,现有的57名共享体育教师即可覆盖90名体育教师国家课程缺口,实现教师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多点执校”是指不强行安排体育教师到特定学校任教,根据国家体育教学课程任务所需,同时在两所以上学校任教。在“多点执校”人员的选配上注重双向互选,依托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信息化平台,对学校提出的体育国家课程、延时课程、特色课程等教学需求,以及体育课程开设情况、师资缺口、教学水平、生源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尊重双方意愿完成执教配对,57名共享体育教师被统筹安排到11所试点学校执教。毕显皓就是其中一员,他曾是世界冠军,有着11年排球职业运动员的经历,正好契合天府新区华阳中学大力发展排球运动的需求,于是被安排到该校担任排球代表队总教练。毕显皓不负重托,深入钻研,量身打造排球冠军课程,一方面将优秀前沿的训练方法与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将冠军效应转化为引导学生爱上运动的榜样力量,促进学生运动爱好的养成。

    在“多点执校”实施过程中,天府新区强化教导支持,全面建立传帮带制度,每一个共享体育教师都安排1—2名资深体育教师作为导师,在体育课现场给予共享体育教师无微不至的指导,帮助其上好每一堂课,用最短的时间提升教育教学基本功,早日成为体育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汤琬婷曾是一名游泳和铁人三项运动员,先后取得过全国铁人三项比赛第一名、四川省游泳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目前在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任教,虽然在专业上战功彪炳,但在教学上却是“新兵蛋子”。为了让其快速进入教师角色,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一方面运用高校资源来加强培训,另一方面配备一名教学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施教,经过培训和学校教师指导,汤琬婷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从充满茫然的“小白”变成体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坚持资源统合,着力构建全民共享体育新场景

    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不单是体育师资配置平台,也是体育资源整合平台。为此,天府新区按照“坚持公益、兼顾市场”原则,将新区学校各类体育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打包、统一管理运营,致力培育体教融合发展的综合服务机构,为新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深度赋能。

    首先,统筹资源为“双减”工作落实赋能。聚焦学生多样化需求,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充分利用平台内校外培训机构1800余名兼职师资力量,提供涵盖26个体育项目、126门周末课程的课后延时服务,实行公益收费,课程价格按市场平均价格的80%进行核定,通过评估反馈,学生、家长满意率都在98%以上,实现了校内提质与校外减负相协调、政治效果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其次,统筹资源为特色体育发展赋能。着眼破解区内学校体育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依托奥运(世界)冠军专业竞技优势,全力培育田径、游泳、体操等28个奥运项目,武术、攀岩等10个非奥运项目以及舞狮、空竹等9个中华传统项目,探索政校社企研联合办运动队,支持中小学校与共享平台合作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打造高水平竞技体育高地。同时以“全员、常规、特色、品牌”四个类别,“班级、学校、集团、新区”四个层级为方向,创新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面向全体青少年的融合赛事体系,打造了“天府共享杯”系列赛事品牌,助力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最后,统筹资源为全民运动高水平发展赋能。健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进入学校承接学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遴选和监管机制,创新构建“爱成都·迎大运”全民共享体育系列场景,大力开展体育课程“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吸引近30万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掀起了全民运动“新风潮”,助力全民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实践,四川天府新区在体教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一些有益经验,被评为2021年“成都教育十大民生实事”,入选了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然而,体教融合发展之路没有休止符,天府新区将利用三年时间,集中精力提升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的能级和质量,推动新区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68%,培养学生两项及以上的运动技能,打造10到15个区级体育特色项目,建立省级及以上体育冠军蓄水池,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

    (作者单位系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