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2年03月19日 星期六
安康学院:助力秦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丁巨涛 胡波 鲁延安

    安康学院扎根秦巴山区,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学校发挥在助力脱贫攻坚实践中总结凝练的“党建引领聚民心、精准帮帮精准、尽所能帮所需、项目管理促效益、脱贫攻坚育新人、传播脱贫攻坚正能量”等成功经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助力秦巴乡村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学校2021年获评陕西省“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优秀单位”,并从2018年起连续4年被评为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在脱贫攻坚中彰显担当作为。

    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多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结对帮扶岚皋县新喜村“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学校继续加强新喜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喜村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建好产业园区;开展村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升村民收入;做好教育、科技、消费帮扶工作和新民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继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选好用好帮扶干部,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方面保障;组织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职工开展互联共建及相关帮扶工作。持续推进白河县“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坚持“白河所需,学校所能”的原则,继续实施智力、教育、科技、文化、消费等“八大帮扶”工程。实施“三个聚焦”:聚焦实现产业兴旺,持续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建设,助力白河县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聚焦引导乡村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文化帮扶,助力白河县发掘优秀农耕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培育农村公共文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聚焦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开展“优质农产品进高校直通车”消费帮扶活动,带动白河县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精准帮帮精准,夯实责任防返贫。一是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学习,深刻领会相关制度文件的特点、内涵、本质。组织结对帮扶干部和工作队员深入学习国家和省、市、县、镇五级相关政策文件,准确领会、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二是认真开展入户调研,精准帮扶防返贫,精准细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举措。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实地了解、调研指导包联工作,帮扶工作队深入了解村组情况,精准分析,制定结对干部精准帮扶方案,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排查返贫风险点,找准帮扶措施,精准施策。三是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全员监测、重点关注,防返贫、稳效果。

    实施服务安康行动计划,拓展乡村振兴新作为。扎根地方、服务安康是安康学院的使命和担当。学校积极融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一是优化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安康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就业需求的适应性和契合性。二是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做强师范专业、农学专业,做精特色专业,围绕电子信息、康复医养、现代农业、艺术设计、文化传媒、生态环保等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特色专业在社会服务和问题研究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服务贡献力。三是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智慧化建设新应用新发展,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对接机制,把科技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安康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迈上中高端价值链。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夯实政治责任,党建引领聚民心。学校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帮扶机构,党政同责全面领导学校帮扶工作,一体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工作统筹上,学校党政定期研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学校主要领导每年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并坚持问题导向,每年不少于3次到结对帮扶村开展调研指导工作;责任分管领导坚持每月一次到村督战推进帮扶工作,确保难题及时破解。在人力调配上,制定保障措施,持续用好帮扶工作干部、队长、队员选派及激励奖惩机制,运用好“三项机制”,把能担当的干部和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选派到帮扶一线开展工作并接受锻炼,使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年轻干部“蹲苗”成长的重要舞台。

    树立“党建+”系统思维,实施“党建+乡村振兴”。以“党建+贫困户、党建+产业、党建+旅游、党建+就业”等为抓手,鼓励学校各党总支、党支部深入新喜村党支部,加强沟通,互帮互学。积极与帮扶村开展主题教育、党课宣讲、主题党日等党组织互联共建活动,指导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和红旗党支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加强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学校所“能”有效衔接地方产业所“需”。学校立足“地方所需,学校所能”,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坚持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帮扶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指导服务相结合,助力产业振兴。加强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将其与县区、镇村产业的发展规划及贫困户实际需求紧密对接,重点解决“需什么”与“帮什么”的问题。持续做好生态茶园建设及名优茶生产、魔芋高产栽培、现代蚕桑生产、电子商务、白芨中药材快速繁育、畜牧产业养殖、木瓜栽培种植技术推广和生态旅游八大特色产业振兴项目,推动产教学研用相结合,通过结对帮扶提高产业发展技术实力,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校地校企共研项目、共报课题、共享人才,揭榜挂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帮助地方做强产业振兴的技术支撑。

    项目管理增进产业帮扶实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确定帮扶项目,聚合校内资源,合力推进帮扶工作。安康学院帮扶白河县“双百工程”以来,先后确定服务项目64个,内容涵盖智力、教育、人才、科技、信息、文化、民生、志愿服务8个帮扶方面,共派出专家教授、博士及师生志愿者2000余人次,投入经费200余万元,通过项目化帮扶管理,取得了地方与高校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实效,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宝贵经验。据此,在人才智力帮扶方面,学校根据白河县木瓜和茶叶支柱产业发展需要,以解决木瓜产业系列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问题为导向,持续抽调专业骨干,组建了富硒木瓜酒硒含量技术研究、木瓜果醋絮凝研究等4个特色产业技术攻关团队;结合白河县茶产业需求,开展“歌风”优质茶树品种选育和富硒高香红茶技术改进研究,共立项科技扶贫项目19项,通过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目前,与企业联合建设的两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取得了实效并被陕西省正式认定。

    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深耕乡村人才振兴

    合建乡村振兴学院,共克人才振兴难题。为破解人才难题,安康市政府部门、建设银行与安康学院达成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合作协议,2021年10月,乡村振兴学院在安康学院安康高新校区落成,并紧锣密鼓地对接安康产业需求,开展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培养培训,当年完成97个班次、44个项目、共计18150人的培训。

    优化专业结构,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学校围绕富硒食品、茶叶、蚕桑等地方主导产业,做强农林类专业,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聚焦基础教育,培养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的山区教师,做优师范专业,与安康市政府部门合作,招收公费师范生,为安康市培养中小学优秀师资,助力安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加强乡村振兴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奠基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培养,依托科研平台、科技创新团队以及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乡村振兴课题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为安康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深化立德树人,推进乡村振兴育人。引导教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作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鼓励干部师生积极参与、深度实践,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成效。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和项目对接、“挑战杯”竞赛、建设实践基地等形式引导师生参与服务乡村振兴,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探索乡村振兴育人模式。把耕读教育纳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将乡村振兴育人纳入学校构建的“理论引领 课堂明道 实践砺行 文化浸润 管理协同”“五位一体”思政育人大格局,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队伍。

    健康文明新风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化的活态表达。在帮扶村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实行“红黑”宣传榜制度,宣传道德典范,弘扬正能量;推动选树文明家庭等身边典型,树新风、促振兴,引领全体村民积极践行“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推广普通话、学生社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和时事政策宣讲等,丰富乡村政治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赋予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的时代内涵,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

    转化红色地方党史和优秀家风家训编研学术成果,引领家风政风民风。学校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把编研《中国共产党陕西安康历史》等红色党史和挖掘地方优秀家风家训系列学术成果优势转化为宣传教育优势,以良好党风政风家风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振兴环境。

    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助力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学校协助帮扶村全面排查资源开发情况、自然环境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推动帮扶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开展培训,提升群众保护环境的技能和法律意识。开展生态护林员培训计划,成立村秸秆禁烧工作劝导小组,开展地质灾害情况摸底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防范预警机制,开展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的学习宣传。

    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创建卫生文明新风貌。通过“宣讲入村、入户”,发放卫生健康小常识宣传页,开展健康环保知识讲座等,引导村民摒弃陋习,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公共卫生,强化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文明意识,强化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讲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丁巨涛 胡波 鲁延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