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唯有创新
——三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故事
思政类新媒体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网络思政育人形态,拓展课堂教学,提升时代新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
——张静
我们要引入国际比较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科学理性认识新发展阶段中国的时代方位和主要任务,通过调动学生情感和认知牢固树立制度自信,让“中国之治”不断积蓄青春力量。
——王宇航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思政课发自肺腑、激情澎湃,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魏伦

    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3年来,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期特刊登三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故事,以飨读者。

张静:打造网络思政“金钥匙”

本报记者 梁丹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静姐”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静,是一名有着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做“UP主”、运营微信公众号平台,不同于传统课堂,她的思政课还存在于视频中、公众号文章里和其他师生注意力可能存在的地方。她说,“如果有一天学生都去了元宇宙,那我就会在那儿等着他们”。

    今年春节,北航马院研一学生邢鑫发现,导师张静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思想静界”更新了一则《没有新郎的婚礼,看女博士如何应对》的短视频,带着好奇,她点了进去。

    原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张静夫妇本打算在四川老家举办的婚礼一再推迟,不得不成了一场“云端婚礼”——张静在仪式现场,她的爱人则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

    “所有的亲朋好友见证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成长,而我们这个小家庭也见证了我们祖国的伟大飞跃。”疫情下有力的防控举措确保了婚礼的举行和完成,原本担心会卡顿的网络信号一直畅通无比,这一切都让张静感受到没有祖国“大家”的安定富强,也就没有“小家”的幸福美满,她决定把这一场特别的婚礼分享出来。

    “比课程思政的探索走得更远的是婚礼思政。”“都不好意思只祝你新婚快乐,祝愿在你和先生的幸福见证下,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视频发出后引来几百条充满正能量的回复。

    如何让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现思政课育人“不断线”?在一些探索后,张静锁定网络短视频育人这一突破口,先后创作了500个思政类原创视频,其中有不少是她和学生共同完成的,题材大多来自身边的故事。

    连接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受,在实践中给书本知识“挤挤水”,张静是这么做的,也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去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张静和学生们一起制作了《光辉之路——我讲百年党史故事》《空天报国——我讲航空航天故事》等系列短视频,视频里,这些刚上大一的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触摸时代脉搏,故事里“有人有己”。

    对比自己那一代和当代大学生,张静感觉到,作为“强国一代”的当代青年,“特别有才华、特别自信、特别爱国,但又特别地迷茫”。在个体和集体、个人和国家、自我和时代的关系认识中,年轻学生常常感到困惑。

    “帮助学生厘清这些关系,‘心怀国之大者’,形成大历史观是很重要的。”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静向学生发起了一项作业挑战,在7天内以《我和我的祖国70秒》为题完成一则短视频。

    7天时间里,有学生以艺术隐喻,层层递进地描绘出了“中国梦、北航梦和我的梦”三种颜色,也有学生用编程软件“穿越”回了若干新中国史上的重要节点……

    “必须要让我的课真的和他的现实生活、他的生命产生连接,并且真的像生出一个小宝宝那样有一个作品结晶。当然可以有别的形式,但我自己把这种形式确定为一段视频或者一篇公众号文字。”张静说。

    作为以理工类见长的学校,许多北航学生的第一次拍视频、写新媒体文章,第一次组成团队进行社会“街头实践”,第一次实践网络运营,都是在这门课上发生的。

    “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要在学生的头脑里一石激起千层浪,抛给他们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追问,打破和重构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张静指着“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北航校训说。

    “躺平”“摸鱼”还是“卷起来”,学习党史、我们更应该铭记苦难还是辉煌……在课堂上,张静喜欢抛出问题,这些备受年轻大学生关注也倍感困惑的网络议题,她总会主动拿出来进行讨论。

    “现在,学生拿出手机就能了解整个社会,思政课的吸引力和现实解释力受到挑战。”张静认为,随着大学教师从“知识权威”走向“思想权威”,思政课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应对网络时代的“思政六力”——网络空间辨别力、表达力、道德力、舆情识别力、议题设置力、党员形象塑造力。

    为此,她联合国内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系列公益讲座,直指解决大学生“网络原住民”敢于亮剑、敢于发声与思政媒介素养相对缺乏的矛盾。

    最近,张静入选了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是入选者中最年轻的教师。

    在获得这个认可之前,她也听到过不同的声音。可张静始终觉得,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向育人发出了挑战,“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网络育人已经不是如何理解的选做题,而是怎么接受的必答题。”

    走在作为思政课教师的第四个年头,张静更关心,“包装精美了,思政配方是否精良了?”实践越多,她越觉得提高网络思政育人的有效性,需要更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新媒体运用于思政课的有限性,既要努力提高网络思政实践中的思政含量,平衡好知识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价值性的关系,还要深耕好课堂主渠道。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在那场云端婚礼,张静邀请来了自己从小到大的老师们,她说深感自己是幸运的,几位引路人都是致力于引导学生不断追求人格完善的“大先生”,她也想把这份幸运传递下去,成为更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王宇航: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张东

    最近,来自韩国的贸大毕业生李钟石(化名)正在联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青年人文对话大会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宇航,邀请他在疫情好转后去韩国参访,这是为了完成一个还没有兑现的承诺。

    这个韩国小伙儿是王宇航几年前指导过的学生,在研究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时候,他们一起实地走访了北京太庙等地。李钟石当时就邀请王宇航有机会去韩国参访,了解韩国对古建筑的保护举措。在他眼中,王宇航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中国亲人。

    2017年以来,王宇航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勇于担当、深耕细作,在推动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的道路上执着追梦。

    在他眼中,源自中国实践的“思想”和“理论”充满魅力,是引导人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的“一束光”。学生时代,他努力汲取思想和理论的养分;走上讲台,他立志要让学生眼中都有“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打开国门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青春力量的征途中,更是首当其责。在思政课上培育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正是王宇航在教学研究中不改的初心。

    2017年11月,王宇航担任了学校新成立的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组织筹办了首届国际青年人文对话大会。他组织来自25个国家的青年组成实践研究小组,探讨中国对外开放带给世界的发展机遇。各国青年组成的小组走进中国发展的最前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践让这些青年不断刷新对中国的认知。

    王宇航负责指导一名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奇玛(化名)。在调研北京小区可回收设施后,奇玛对中国发展绿色公益事业非常感兴趣,王宇航与她多次交流并推荐中国学生参与奇玛的创业项目。奇玛对中国充满感情,经常用中文和留学生同学说,“观察了解中国要跟着政策走”。

    这次尝试更加坚定了王宇航结合贸大国际化特色创新思想教育、依托青年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在他心中一个信念越发清晰:走向世界、面向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必须要有懂得文明互鉴、善于人文交流的时代青年,他们手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属于中国,更应该被世界欣赏和分享。

    从首届国际青年人文对话大会至今,寒来暑往,王宇航和他的团队已经举办了四届对话大会,千余名青年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众多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知名学者每年定期相约贸大。然而,王宇航的脚步没有停下,他不断思考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途径,“只在国内办会或参加别国的国际会议还不行,还应该在国际舞台上主动搭台讲故事”。

    2019年9月,王宇航和他的团队把舞台搬到了意大利,贸大与意大利、奥地利多所大学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利尼亚诺联合主办了第一届全球化与青年文化国际论坛。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青年研究学者,参会的中国学者从多个侧面交流介绍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

    这次学术活动受到了中外学者的一致肯定,也让王宇航认识到,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国际传播中大有可为,不走样、不跑偏,真实准确、善于创新地讲好中国故事也许正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国际传播这篇大文章中的独特优势。同时,王宇航也激励自己,如果能够在国际舞台上锻炼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在课堂上一定会给学生呈现出更加立体生动的思政课。

    2021年暑假,王宇航也保持着忙碌。他主持了一场中国—希腊青年人文对话线上活动,来自中西两大文明隔空对话,海外青年人对文明互鉴的热情,让王宇航又发现了“人文交流+汉语教育”蕴藏的国际传播新机遇。

    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活动的同时,王宇航积极改革思政课教学,他率先将国际人文交流活动资源转化到思政课教学赛道,开发出符合青年人信息接收特点的思政课学习小程序“一起学习思政课”,让全校本科生在手机上就可以获得最新的课程资源。

    在与“00后”学生的交流中,王宇航感觉到,校园里的青年学生有着一份时代造就的自信和勇气。这让他时常想起自己在高中一次全校演讲比赛中引用国外学者研究预测,中国将何时赶超欧美诸强。彼时演讲台上的高中生已经成为大学讲台上的思政课教师,高中演讲时候的畅想而今成为他面对的讲台下莘莘学子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成为名师,那是‘小我’;成为学生脚下走向远方的‘路’,方能成就讲台上下师生合写的‘大我’。”王宇航说。

    

魏伦:思政一体化建设“探路者”

本报记者 张赟芳

    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段段苦难辉煌,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我们党一次又一次在危急存亡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在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魏伦的“中国共产党史”课堂上,党的历史在他带着温度和力量的讲授中变得生动鲜活,充满了感情,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魏伦看来,让思政课变得生动鲜活,培养出合格的思政教学人才,这就是自己的使命。

    如何让思政课“有滋有味”?要答好这一问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诉求,于是魏伦向全校一万多名本科生发放了线上调查问卷,问卷显示,学生们期待的思政课是贴近生活的、有鲜活事例的,而不是空讲理论。

    经过思考,魏伦总结出了一套“魏氏思政教学法”:“‘大水漫灌式’的思政课早已不合时宜,只有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自身熟悉的专业领域为桥梁,唤醒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实现‘精准滴灌’。”魏伦说。

    在美术专业的思政课堂上,魏伦搬来了《革命理想高于天》《黄河颂》《转战陕北》等红色经典画作,学生们看到平时研究已久的画,瞬间来了兴趣,争先恐后地讲述着画作背后的故事,重温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

    在环境科学专业的思政课堂上,魏伦发动学生调研吉林生态环境变化,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吉林行动中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大一学生李霖在期末的课堂展示上说:“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分析环境是家常便饭,但这是我首次把环境政策与专业学习结合,这让我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精准教学让思政课真正上到了学生心坎里。学生们都说,在魏老师的课堂上,能够真正有所得、有所悟。历史是鲜活的,人物是生动的,脉络是清晰的,思政课变得不再无聊。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和大学思政课教学脱节,是魏伦一直担忧的问题。2018年,吉林省在大中小学开设“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魏伦认为这是促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好举措,有利于打破思政课条块分割的局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参加了工作团队。

    作为一体化教材编写的领头人、大学段的专题编写者,魏伦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打破不同学段的区隔,在教材内容上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

    在和多名一线教师深入沟通后,魏伦想出了集体备课的方法,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交流不同学段的授课实际。于是,不管线上线下,每周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变成了魏伦的一项重要任务。

    打开魏伦的微信,教材编写团队的群聊是置顶的。他告诉记者,这个工作群不仅没有设置消息免打扰,反倒更期待“打扰”。从专题名称到章节题目,从写作风格到图文组合,魏伦都必须和团队成员反复研讨,逐字逐句修改,力求做到文风统一、用词精准、精辟凝练。

    在魏伦的电脑里,储存着几百个带有不同日期编号的文档,这背后是长久的冥思、激烈的讨论、不眠的夜晚。在魏伦看来,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我们编的不只是教材,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定要让教材全面系统地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吉林大地的生动实践。使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不负青春韶华,在新时代谱写青春华章。”

    在常态工作之外,魏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参加思政课教学比赛。他认为,针对比赛开展的集中性训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历练和成长,作为指导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今后走上讲台做准备,这比奖状证书要珍贵得多。

    在指导学生讲好思政课上,魏伦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授课内容首先要合乎主题,观照现实,同时要考虑到受众视角,要让思政课真正如盐入水、浸润人心。

    面对学生的喜爱,魏伦说:“之所以深爱着思政课教师这个身份,是因为无论沧桑几何,都可以永远面对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这也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自己永葆对信仰的坚定、对真理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