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构建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毛亚庆
快乐学习,积极交往。视觉中国 供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追问和期望,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为此,学生需要获得基于强化自我意识与提升社会适应性的社会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培养出具备主体意识、他人意识、社会意识和有“温度”的学生。

    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追问和期望,致力于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促使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关注他人和社会,形成友爱互助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构建好社会发展的基石;如何促使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形成向善、尚美的社会文明气质,奠定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的基础等。为此,学生需要在基础教育中获得基于强化自我意识与提升社会适应性的社会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培养出具备主体意识、他人意识、社会意识和有“温度”的学生。

    什么是社会情感能力

    近几年,社会中出现公交坠江、肇事行凶、暴力伤医、恶意打人等诸多极端负性事件。就个体而言,这些事件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自身的情绪无法宣泄、自身需求得不到合理表达、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缺乏所引发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现实社会中,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缺少理解、尊重和信任,彼此之间基于已有矛盾和冲突产生不良社会情感体验,诱发了过激行为。因此,要推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具备积极的社会人格,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为社会有序化运行创造基本条件,从而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需要一定的社会性基础。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情境,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在个体与自我、他人、集体关系的积极情感体验中,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从而达成学生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然而,现实的社会发展导致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和生存发展的多重价值选择下,表现出社会情感的荒芜和能力的匮乏。追求个性的张扬、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心态滋生开来,或者只关注自我奋斗,疏离社会,或者自私,对他人嘲弄和鄙视,甚至失去对是非善恶的基本评判标准。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课题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存在着情绪波动较大、人际交往不足以及学业适应不良等心理健康问题。部分青少年存在说脏话、与人争吵、不写作业、泡网吧、结交不良同伴、违反学校纪律等诸多行为问题。大量的研究不断证明,童年时期形成的社会情感能力与今后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和福祉之间均存在正向联系,对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幸福生活发挥的作用,要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

    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缺失

    受工具理性等因素影响,教育形成了长期以学业成绩提升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导致学校过度重视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课程,注重培养与智商有关的能力。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以知识灌输和智力训练为主的学术目的主导着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目标几乎全部围绕着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分数的获得似乎比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的自我认知,形成自我角色认知,与他人友好相处,良性合作等适应社会所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在标以聪明、优秀、勤奋、理智、努力的标签背后,部分学生体现出内心世界的冷漠和感恩心的缺失。“破五唯”正是对此顽瘴痼疾的矫正。

    相对于无知而言,没有情感的知识可能潜伏着更大的危险。“知识就是力量”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激励学习的话语,但这种力量若失去基于积极情感体验所形成的社会品质为基础的“良知”指引,人释放出的可能就是野蛮行为和对社会的敌视。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不应过多关注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具体专业知识的拥有,追求形成某种特定技能,成为从事特定职业,扮演特定角色的“某种人”。教育首先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其为人”,这应是基础教育不变的初心。

    培养有“温度”的学生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获得认知的深度、胸怀的宽度和境界的高度,同时也需使学生成为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具有“温度”的人,这需要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研究表明,教师和家长如果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情感能力,通过改善与儿童的关系、创设学习与体验的机会,就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社会情感能力。  

    在有媒体报道的学生“跳楼”“跳桥”等极端事件中,大量的社会批评集中在父母自身不具备社会情感能力。“还不都是因为你”“没有你我早就不活了”“我图什么,还不是图你有个光明的前程”。父母这样的情感绑架,比打孩子一顿,更让孩子感到羞耻和自卑。常言道,穷养、富养不如爱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需要对他们温柔一些、耐心一些、宽容一些,走进孩子心灵,与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不应该只告诉孩子数学怎样学,作文怎么写,英语单词怎么背。学校的教育者只有具备相应的社会情感能力,才不会使学生呈现出有知识没文化、有头脑没心灵的“空壳化”倾向,不会呈现出对生命的漠视无知、对自我的茫然麻木、对他人的冷漠残忍。

    在社会环境中,过度关注自我的“原子化”社会变迁,凸显自恋性,强调自我独立,带来人际心理以及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更多是对象性和竞争性关系,它激发了旺盛的社会活力,也滋生出众多社会乱象,社会人格的形成呈现出扭曲和变异,人性的冷漠以及人与人的疏远成为常态。为此,需要我们重建“社会”,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生态,提升人格品质、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让社会生活运行的人际关系本身更具人性,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养成和践行美德。

    抓住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关键期

    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与青少年时期,通过有效的教育干预与系统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与成就动机。学校教育中,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应关注三个关系的认知和能力发展:

    第一,关注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使学生在对自我的情感、兴趣、价值观和优势认知的基础上,认同自我发展的积极品质,形成自知、自信和自尊,能够及时调节情绪、调适压力、积极反省,具有坚韧的自我意志品质和进取心。

    第二,构建与他人的关系,强调对他人的同理心,在具备他人意识的认知基础上,能够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情感、兴趣和行为,具有尊重差异性、有效化解冲突和建立并维持友善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构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在认同集体价值观与集体行为规范的认知基础上,具有集体归属感、荣誉感,正确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能够遵守集体规范,调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利与责任,具有团结、合作、承担责任等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第一,提升校长、教师和家长的能力建设。校长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形成积极正面的示范与表率。教师要有敏感性,能够用心体察并回应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师要有接纳性,用关爱的、发展的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关心和无条件地接纳学生。教师要有示范性,让师生交往成为同学之间交往的榜样。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让家长懂得爱护子女,理解、尊重、平等、宽容地对待子女,掌握实用易行的沟通技巧、奖惩孩子的方法,学习如何管理情绪。

    第二,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能力课程。通过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将其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螺旋式上升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课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多种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同时,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内容,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营造积极、开放、包容的学校氛围。学校关注学生对角色、人际关系的体验,强调学校内外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学校环境中物理环境的精神呈现、教师和管理者的组织行为方式以及学生与学校教职工共享的价值观。要形成安全和有归属感的物质环境、激励参与的学习环境、信任和谐的人际环境、自信尊重的情感环境、合作交流的校外环境和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实践社会情感能力。

    第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应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家庭、社区、政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学校要构建一种接纳性的环境,让校内外相关群体能够感受到被人、被环境接纳的安心与喜悦;其次,这是一种支持性环境,让校内外的相关群体都能感受到,遇到困难或烦恼时会获得及时帮助或安慰,从而使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活动能够在学校有效开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学生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策略研究”[BEEA17035]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