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
2022年03月12日 星期六
以人才支撑为引领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张天华

    ■两会观察·“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评论之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两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话题也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官新晨建议,选拔和支持一批涉农高校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能够也应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在教育精准脱贫行动中,高校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其中,为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能量。从摆脱贫困到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高校需要更大的格局,拿出更多的智慧,贡献更多的力量。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历来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与价值,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经济、科技、文化建设中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旨在让亿万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因此,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努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寻找契合点,树立一盘棋、一张图理念,充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应加快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构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要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布局,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培养更多立志于扎根乡村、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也可以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遴选专业精湛的专家团队,为乡村提供全方位、全视角的技术服务。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校除了提供资金帮扶,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派遣专家,以实地调研或在线联络的方式,对生产和种植养殖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全程“把脉问诊”。

    就像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那样,作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在太行山区农民眼中是了不起的“科技财神”。他的科研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使山区增收58.5亿元,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我们期待更多高校能涌现出李保国这样真正满腔热血扎根农村,把技术教给农民、把技术带到乡村、把一生献给农业的“农民教授”。

    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高校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尤其是乡村建功立业,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青年。一方面,高校应该拉近学生与乡村的距离,培养他们热爱乡村、热爱劳动的情怀。特别是农林、地矿、水电、师范、医学类院校,在建设各类产学研基地时,不妨把产学研基地搬到乡村,对接乡村产业发展,努力让学生在各类实践实习中锤炼专业本领,毕业后到乡村施展才华。引导更多优秀大学生留在乡村、扎根乡村,创造个人与乡村发展双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温暖与支持,并鼓励他们回乡自主创业。农村天地广阔,就业创业的关键在于盘活资源,激发活力。高校要做好教育引导,与地方政府多开展合作,努力发挥人才的“雁归效应”,有望实现一人创业、全家脱贫、全村富裕的可喜局面,乡村振兴也可由此真正破局,朝着利好方向发展。

    (作者系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