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栀子花开问:最近多所“公参民”学校陆续更名,作为学生家长,我想知道为什么要规范这类学校?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特级教师王家娟答:
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了36年的老教师,我也很关注“公参民”的话题。“公参民”学校是指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办学模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
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要求的提高和教育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公参民”办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些学校违规提前招生、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等行为,加重了家长负担,破坏了教育生态,损害了教育公平。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提出全面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
全面规范“公参民”学校势在必行。让公办学校回归公办,社会力量举办民办,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才能维护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缓解教育焦虑。
(本报记者 曹曦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