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育好每一粒创新种子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方雄伟 黄明松 颜初艳

    画舸乘风入永康,疏花缘岸一溪长。浙江省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是世界著名的“五金之都”。这里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有黄帝在此铸鼎的传说,更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胡则,有“济时救国,经世致用”的大儒陈亮……如今,在这片底蕴厚重、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永康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永康一中”)正以昂扬之姿彰显出蓬勃之气。

    永康一中建于1912年9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果卓著的百年老校。近年来,面对不断变革的新格局和走向未来的新机遇,永康一中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打造教育新样态,致力于培养“根植永康,具有国际视野、人文修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使学校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梦想热土。

    寻根找魂 

    明确学校发展特色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进一步提炼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成为永康一中教育人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学校组织精干力量结合学校传统,从时代需求、学生发展、区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将科技创新教育确立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永康一中这所百年老校重新找准了定位。

    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当今社会,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人才需求结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主旋律,永康一中教育人已意识到必须自觉担负起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光荣使命。

    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这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新时代,唯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有效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精彩人生。此外,学校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也与学校一贯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脉相承。

    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是区域发展的需要。永康是一块崇尚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永康人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逐渐把永康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五金之都”。永康一中借助这一独特先天优势,把“吃苦耐劳、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五金精神”内化为学校文化,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形成了“继承‘五金文化’传统,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

    外引内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是科技创新教育的关键支撑。科技创新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首先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有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让教师从过去教学的主导者,变成推动学生学习的人,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探究。

    永康一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专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实施“外引内提,人才兴校”战略。“外引”是指通过各种优惠条件,开展“引凤工程”,招揽各学科杰出人才;“内提”是指通过开展活动,搭建各层次平台,优化人才队伍。

    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定期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契机,建立名师档案,形成特级教师、金华名师、教坛新秀等方面的梯次人才培养机制;成立科研共同体,鼓励教师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案例教学、现场诊断、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通过开展领军、强军、新军“三军计划”和“青蓝结对”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此外,学校还积极吸纳社会各界教育资源,与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教育科研单位合作,聘请科技领域高端人才担任“导师”;开展“金鼎讲坛”邀请知名校友等进校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与科学家对话,产生思想碰撞;与全国名校杭州二中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全方位合作办学,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前,永康一中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18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80人、省教坛新秀4人、金华市教坛新秀11人、金华市优秀教师16人,永康市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50余人。优良的师资队伍,有效保障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蓬勃发展。

    百花齐放

    构建“问鼎”课程体系

    在高质量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中,作为育人载体的课程,可谓核心关键。所以,一直以来学校都把课程改革当作学校的中心任务来抓,积极开发各类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问鼎”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了多元发展的“立交桥”。

    所谓“问鼎”,主要是期望学生在学习上都能积极主动,勇攀高峰,不断超越自我。“问鼎”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是“三有三层五类二特色”,因此也简称为“3352”课程体系。

    “三有”指课程的育人目标是,致力于让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有修养”。

    “三层”指纵向上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打造“广博、精深、致用”三个层次的课程群。广博类课程群旨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拓宽视野;精深类课程群是在广博课程群基础上的提升,旨在帮助学生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致用类课程群是在精深类课程群基础上的再提升,重在引领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探究创新。

    “五类”可分为国家必修课程、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五类,其中后四类是学校陆续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修。知识拓展类课程主要是必修课的延伸拓展和跨学科整合;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主要是对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课程的二次开发,更强调动手实践;兴趣特长类课程,主要是对音体美等课程的细分拓展;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围绕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无论何种选修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渗透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自主探究中实现自我成长,增强核心素养。

    “二特色”指包括“五金文化”、科技创新两大特色的选修课程群,是承载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载体,目前已经陆续开发了68门课程,主要包括金鼎讲坛、永康名人、五金历史等课程。

    为了“问鼎”课程体系的有效落实,学校还构建了完善的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制度,让每名学生都有一张个性课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校企合作

    打造创新教育中心

    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持和保障。因此,要想彻底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学校还必须建设创新教育基地。如今,永康一中已经陆续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包含“六地五室”的创新教育实验中心,为学生开展各类探索实验提供了有效保障。

    “六地”是指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基地、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永康一中kika全球创新实验基地、浙江大学·永康一中生物医学创新教育基地、浙江大学·永康一中信息学竞赛训练基地、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永康市未来创客培养基地;“五室”是指“五金文化”研究与创新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地理创新实验室、化学创新实验室、生物创新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的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基地,是中科院与普通高中合作的首个创新教育基地,在这个基地里学生可以感受把沙子做成芯片的整个流程,充满着高科技的魅力。

    此外,激活教育的“第三空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传统教育的空间基本是家庭和课堂,教育的“第三空间”主要是指校外的特色育人场馆、创新实验室、综合实践基地等。结合校本课程,充分发挥“第三空间”的育人潜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元融合

    构筑立体育人模式

    创新人才本质上不是教出来的,需要通过学生自身不断地探索、研究,逐渐成长而来。永康一中在育人方式上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听、看、练、验、创”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该模式是一种以“行动导向”和“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的育人模式,其中的“听”是指依托金鼎讲坛,在金鼎讲坛活动中“聆听校友报告”,接受科技创新大师的教诲与引导;“看”是指依托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基地,让学生在龙芯中科的活动中“看龙芯科技”,感受高新科技的神奇与魅力;“练”是指依托“五金文化”研究与创新实验室,在“五金文化”活动中“练百工技艺”,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与熏陶;“验”是指依托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创新实验室,在学科实验活动中“验证假设”,感受科学实验的重要与严谨;“创”是指依托创新小组,在多种不同的场所里“创造作品”,享受创新创造的乐趣。

    以赛促教,引导学生在竞赛中积极创新实践也是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周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现科技创新的乐趣。2017年4月,学校还成功举办了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的第31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潜心筑金巢,他日必引凤。近年来,永康一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国家奖项2项,省级奖项22项,在金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等级和项目数更是实现了六连冠。学校于2017年、201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2021年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这些荣誉都是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肯定。

    永康一中的科创教育实践如一泓清泉甘洌甜美,让这所建校110年的老校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未来,学校将与时俱进,持续探索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方雄伟 黄明松 颜初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3/05/08/ZGJYB20220305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