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某健康研究中心对全国部分城市共160所中小学周边卷烟和电子烟销售点情况、烟店摆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情况、未成年人购买卷烟和电子烟情况等的评估显示,学校周边烟草销售点依然较多且大量存在未摆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标识或宣传口号等违法情形,未成年人购烟成功率较高。 烟草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是降低未成年人吸烟率、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屏障,亦是实现国家整体控烟目标、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层面出台了诸多与未成年人控烟相关的政策与立法,推动了未成年人控烟工作的极大进展。未成年人控烟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无烟环境的创设任重道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 无烟家庭是营造未成年人无烟环境的重要前提。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对烟草的态度和使用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第一支烟”很大一部分来自父亲的烟盒。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的行为;最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肩负着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家庭应成为未成年人控烟的“排头兵”,父母应以身作则,向未成年人传递生活的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远离烟草的家庭环境。 无烟校园是建设未成年人无烟环境的重要保障。校园是未成年人成长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未成年人保护法以较为细致的条文内容明确了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草销售网点的禁止性规定。相关条文对于中国控烟的进程具有深远意义,而执法的积极跟进是保障上述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切断未成年人烟草来源的迫切举措。具有相应职权的执法机构应通过全面排查清理校园周边烟草(电子烟)销售网点,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电子烟)的违法行为。此外,学校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的标识,严禁任何人在校园内吸烟。同时,应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向未成年人讲解吸烟的危害,增强未成年人抵制吸烟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名副其实的无烟校园。 无烟社会是营造未成年人无烟环境的重要力量。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均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较大影响。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互联网技术传播效应的叠加,烟草广告仍广泛暴露于未成年人群体中,对新近随处可见的电子烟广告的监管也有待跟进。 未成年人控烟是一项长期、艰巨且迫切的任务,随着国家控烟法治化、规范化进程不断提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的有效协同,清新、健康的无烟环境势必早日形成。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