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
华中师范大学探索“思政+美育”协同育人模式——
一支画笔绘就多彩思政课堂
本报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毛军刚 尚紫荆

    “速滑男神武大靖必备姿势,张开双手成滑翔翼”“天才少女谷爱凌滑雪犹如上天入地,酷炫动作做不停”……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是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为北京冬奥会中国运动员的绘像。

    今年寒假期间,用画笔绘就的思政课堂在河南、山东、湖南、云南等30余个省份的山野田间“开讲”,不少师生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囊括华夏儿女、秀美山川、幸福生活的精彩画卷。

    随着“五育”并举逐步走向“五育”融合,高等院校如何推动美育和德育协同发展?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创作课”“笔尖上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探索出同向同行、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思政+美育”协同育人模式。

    以劳动人民为中心——

    延伸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内涵

    “与课堂上的模特不一样,刚从建筑架上下来的工人,身上沾满了泥。得待毛笔打开后,才能回笔勾勒脸部皱纹,再现脸上泥垢。直到墨迹逐渐干枯,画纸再出现干湿浓淡……”军运会前夕,绘画专业的本科生李尘第一次在工地上记录工人的模样。

    完成“手绘最美劳动者”“手绘最美教师”“手绘最美教官”系列主题创作之后,李尘不禁感叹:“平凡的岗位,也同样有着不平凡的坚守。”

    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转变为生动的道理?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创作课”上,华中师范大学以党员领航、导师引航、朋辈启航的“三航行动”为牵引,以可视化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发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物之美、发展之美、时代之美——

    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发出“以图达意,以画聚心”的画笔战疫号召,以“无双国士”钟南山、“邻家奶奶”李兰娟、“铁人院长”张定宇等为主题创作《画说抗疫英雄》;

    五四青年节前夕,携手共青团中央制作“致敬战疫青年”漫画视频,向抗疫一线中涌现的“生命摆渡人”汪勇、“方舱最温暖的声音”华雨辰等80后、90后青年楷模致敬;

    教师节前夕,号召学生描绘心中最美的教师,在学生笔下,既有历史学家章开沅、语言学家邢福义等桂子山上的大师,也有“燃灯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黄大年等感动中国的教师。

    “‘思政三课’旨在结合专业化视角,挖掘思政与美育协同育人过程中的时代内涵、实践内涵与服务内涵,真正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新时代前进步伐,引导广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与思考中厚植爱乡、爱党、爱国情怀。”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表示。

    以奋进时代为画板——

    丰富思政教育中的美育载体

    “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美术学专业本科生杜昊天主动向专家请教,沉浸在图书馆查找资料,只为用画笔记录青年楷模恽代英的一生。

    漫画上线后,《恽代英的“最in”简历》迅速获得百万点击,一百年前的热血男儿再次赢得当代青年的喜爱。杜昊天顿生感慨,“唯有伟大情感可以穿越时空,唯有接续奋斗才能无愧先烈”。

    如何将单一的课程渠道拓展成丰富的美育载体?在“笔尖上的思政课”上,该校紧扣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导向,融合“桂子山美育节”“艺术文化节”“科学文化节”等多样化平台,将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变成丰厚的思政育人资源。例如,水彩连环画《画说百年辉煌》就是从千余名本科生中遴选出一批优秀学子组队创作,结合00后大学生的所看、所听、所学、所感,以33个动人心魄的党史故事、246幅鲜活生动的精美画作,绘制出一部颇具育人功能的力作。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还打造出“‘我和我的祖国’原创作品大赛”“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大赛”等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开展“美育公开课”“美育大讲堂”“艺术沙龙”等活动,建设“信仰的力量”“名人堂”等红色漫画视频课程,培养全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以锦绣山河为素材——

    拓展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实践

    “这里曾走出5位进士、6位举人、数百位贡生,不过村落一度陷入衰落……现在家家户户依托历史文化做起了旅游生意……”对于绘画专业学生赵思怡来说,采风起初不过是“见山画山,遇水绘水”,直到参加“千生画千村”活动,走进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上庄村,赵思怡才完全改观。

    为记录村落的历史变迁,赵思怡住进了窑洞。仅仅一个多月的光景,赵思怡就画下了脱贫攻坚后的乡村新风貌,也留下了许多平凡人普通而真实的生活场景,更切实领悟到伟大艺术背后的生活源头。

    如何将有限的校内课堂延展至天南海北?在“行走的思政课”上,华中师范大学紧扣实践性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从校内延展至校外,从课堂拓展至社会,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系列活动,通过“最美奋斗人作品展”“共赏一次美术展”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关注社会;

    设置实践锻炼岗,建立蔡甸区蔡甸街、仙桃市头潭村等多个实践基地,开展“访农村、看发展、画变化”等艺术实践活动;

    开创“美育云课堂”,推进公益助学在平台、内容、资源等方面的深度下沉,教会更多人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追求美。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美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美育主题实践体验活动,打造主题特色校园美育文化,将知识介绍、技能学习与价值观培育融为一体,让广大师生真正成为美育工作的受益者、参与者、反哺者。”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