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
北京冬奥凝聚焕发青春力量
王若熙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河北省阜平县山区的“马兰花儿童合唱团”演唱奥林匹克会歌。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与二十四节气立春一起开幕。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参加冬奥会的人们折柳送别。冬天渐行渐远,春意渐近渐浓。这场激情的冰雪盛会,因点染春意更显青春风采。

    伴着春的气息,中国健儿在冰雪赛场奋力拼搏,展现出特有的青春力量,向世界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其中1/4是“00后”,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17岁。就是这样一个满溢着青春气息的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青春风采,成为冰雪之上的一抹亮色。他们不只有为国争光的荣耀、不只有耀眼的成绩,更有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和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赛场上,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和张雨婷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中获得金牌、“90后”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摘金、“90后”齐广璞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摘金、“95后”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摘金、“00后”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摘金、“00后”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U型场地技巧摘金。他们与队友携手同赴赛场,与对手共同挑战高难度技巧,顽强地践行着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格言由此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团结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对中华美德相关德目的一种现代表达。源自古希腊文化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相通之处。

    中华民族自古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其中就隐含着对“团结”的追求和向往。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都蕴含着“求团结”的思想以及求得团结的不同智慧。

    兼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18岁小将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决赛中上演“惊人一跳”后,后面的选手均出现不同程度失误。她与获得铜牌的格雷莫一起,安慰获得第二名的苔丝。谷爱凌说:“我们三个最后一起感受了这些复杂的情绪。我今天能够获胜,是她们激励了我,我很感谢她们。我们一起做到了!”格雷莫说:“谷爱凌和苔丝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也非常鼓舞人心,我向她们表示敬佩。”这三位“00后”小将围在一起,共尝笑泪。她们致敬对手,感恩对手,拥抱对手,向世界展示着丰厚的奥林匹克精神。谷爱凌在对手面前所体现出的美德,也深刻阐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再现了古老的“君子”之风,启示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

    中国青年运动员在冬奥赛场上的优异表现,展示着中国青年的奋斗姿态和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春梦、体育梦,都连着中国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锻炼。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发扬南京青奥会宝贵财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毛泽东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体育事业机制改革,竞技体育获得长足进步,中国体育国际竞争力产生历史性飞跃。“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写入宪法。“体育三下乡”“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持续开展,全民体质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以来,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的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推进。

    体育运动是一种挑战。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在挑战当中,在惊险当中,创造美,证明人类的力量,为国争光。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各级各类的体育赛事中,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竞技体育带动群众性体育,不断增强着全民的体质与健康,塑造并向世界展示着更加健康、更加自信、精气神更加饱满的新时代中国人形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