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码上听见 |
自“双减”政策启动以来,各学校将开展课后服务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北京市顺义区李桥中心小学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过程中,该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挥主阵地作用,统筹谋划。根据政府“双减”工作部署,李桥中心小学强化组织领导,由全体校领导任成员,校长任组长,成立了课后服务专项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探索适合本校的课后服务模式。同时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创设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从“要求干”向“主动干”、从“独立办”到“合作办”转变。并实施工作月报制度,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考评体系,为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共98位教师中有95位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参与率达97%。
凝聚家长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充分征求家长意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家长提出的课程需求及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开设了70余个兴趣小组,其中体育类24个、艺术类11个、科技类12个、学科拓展类21个、劳动实践类2个,学生自主选择,实现“一人一课表”,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利用不同家长群体的职业优势、专业特长等,引导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开设相关课程。同时着力减轻家长作业辅导的负担,面向每一名学生培优辅差。班主任全部参与本班学生作业辅导,周一至周五服务到下午5:30,基本保证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家长如有特殊需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再延长服务时间。学校设计了家长满意度调研问卷,依据家长反馈,不断调整优化课后服务方案。
引入社会资源,开门办学。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环境等优势特色资源,保障、赋能课后服务工作。李桥中心小学积极向教育行政部门、所在属地争取资源支持。统筹规划开发用于课后服务的场地空间,改建学校操场,将操场改建为乒乓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运动娱乐区等不同的运动区域,让学生强身健体、学有所教。
在校园建立劳动教育试验田,每班一块实践基地,在劳动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在走廊中建设科技长廊,创建了含20余种体验项目的科技馆,如“虚拟现实VR校园火灾逃生”项目寓教于乐,让消防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起来。在门庭中搭建“梦想舞台,成长剧场”,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舞台。
学校还争取顺义少年宫支持,引入海洋创客和汽车创客专业课程。利用学校周边湿地公园,开展自然科技活动。外聘24位专业教师,开设艺术、体育、科技兴趣小组,提高课程质量,同时带动学校教师能力提升与成长。皮影戏、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走进学校,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形成了学校课后服务的特色。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与属地、公安、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李桥中心小学目前已建立起学校牵引、家长共识、社会赋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课后服务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认可。但作为一所乡镇小学,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如供需矛盾突出、供给范围与功能窄化、课程专业性不够等。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做法,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课程的厚度、广度和温度,让“李桥模式”真正成为学生的生长之桥、成才之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院长、北京市顺义区教委挂职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