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职业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启动了“双高计划”。其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出色的办学成果,成为宁夏仅有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新的发展方位,赋予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动力。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引擎,推进“双高校”建设任务落实落地。两年来,“双高校”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
拓展新境界
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立足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更新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深度融合、双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建设技能型社会服务、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培赛创”六位一体育人机制和“政校行企研园”协同发展的合作办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内涵。
学校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兴校之魂,传承“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办学传统,确立“笃信好学、志在生民”的教育使命,形成“团结坚韧、永远向上”的“白杨树精神”,营造了“技能成才、技能创业、技能致富”的职教氛围。在独具职教特色的育人理念浸润下,师生员工树立了“技能报国”的初心使命,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
实现新生态
学校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在“双高校”建设过程中,创新构建了符合时代精神的“一线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融合发展、协同共进,建立起“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三大育人生态体系。
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打破专业壁垒,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与重点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率先组建专业群,以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教育资源共享,形成产业与专业深度融合的“2+2+4”专业群梯队,实现特色优势专业抱团发展、以群建院、资源共享,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致力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依托“现代学徒制”“互联网+教育”“1+X证书制度”等试点项目,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教”改革成果突出,立项建设“混合式”教学示范课11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10门,顺利完成3年高职扩招学生868名的任务。近3年,组织1446名学生参加“1+X”证书考试,通过率均在85%以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此外,学校积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了“双线融通、项目驱动、三层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研发,紧盯行业企业需求变化,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模块。校企联合共建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宁夏家畜繁育(银川)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打造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兼具科技攻关、创新创业功能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的实践主体
更加多元化
学校创新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形成了合作企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学校持续深化院地合作。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合作形式,在银川市金凤区、永宁县等地设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创业指导孵化中心”,依托示范园区、科技园区等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技术研发。学校和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联盟、法国CAFA葡萄酒与烈酒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产学研平台。
学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华为等知名企业推动实施29个专业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证书内容与课堂教学和企业工作岗位深度融合,获批“物流管理‘1+X’证书师资培训基地”。与亚马逊AWS合作共建云计算专业,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与国际知名企业谷歌公司合作,成为谷歌西北地区区域联盟宁夏发起学校。
学校持续深化校际合作。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共同推动成立由宁夏、福建两地高职、中职院校代表组成的“闽宁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合作共同体”,签订“闽宁职教合作助推‘双高校’建设”协议,为闽宁两地职业院校在专业群建设、师资培训、学生活动、就业创业、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搭建平台。
学校持续深化对外合作。积极打造“语言+技能”国际化培训品牌项目,联合阿曼万方公司和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开展课程国际化标准认证工作,首批建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2门优质双语教学课程。2022年,学校拟在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中国产业园区挂牌成立一个海外培训中心、一个远程学习中心和一个来华培训实习平台。
产教融合的载体平台
更加多样化
没有高水平的实训条件,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学校不断丰富产教融合的载体平台,建设了一批紧密对接产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学校联合企业共建中国(宁夏)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纺织、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综合实训中心,整合资源、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文化展示、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紧贴技术前沿、资源高度共享的运营模式,全方位支持服务实践教学和技术研发。
学校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创设服装定制研究院、反射康养法研究院、智慧物流研究院3个高端特色研究院,主动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学校积极对接服务宁夏9个重点产业,牵头成立宁夏盐池滩羊现代产业学院、宁夏肉牛现代产业学院和宁夏绿色食品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共建“宁职-共享学院”“宁职-中房健康管理学院”“宁职-新百物流学院”“宁职-汇川服装学院”“宁职-晓鸣农牧学院”“宁职-百瑞源枸杞学院”6个“双主体”育人产业学院,为更好地对接重点产业、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搭建了新载体。
此外,学校牵头成立了宁夏农业、机电、现代物流、纺织服装、建筑装饰、食用菌6个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覆盖全区及周边区域的校企合作办学网络。其中,宁夏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还引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亚马逊、华为等优质企业,共同组建“宁职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中心”,携手打造西部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校。
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
焕发新活力
师资向来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校企共育、内培外引”与“教师发展中心+工匠之师”的“双师”培养计划。
学校以“双师”素质为导向改革新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职业成长阶梯和标准,加强专业(群)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301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各专业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依托名师分层培育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建成2个具有宁职特色的教师企业发展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名师大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导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此外,学校将企业实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绩效考核等重要指标,依托近200家校企合作企业,常态化开展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养“工匠之师”39名。学校获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师资培训基地。
现如今,学校建有1个国家教学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创新团队和6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形成了“1+4+6”的教学团队建设体系。教学团队实行由校内外专家共同负责的“双带头人”制度,带动了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的内涵式发展,“领头雁”型的教学创新团队已经形成。
产教融合的数字校园
集聚新动能
学校联合国内知名企业,依托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85间智慧教室和1个“智慧”指挥中心,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创新使用“智慧课堂”“职教云”等互联网教学平台,联合企业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完成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建设,建成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启动宁夏“国家职业教育虚拟(智能)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获批国家数字化资源学习中心会员单位。
一次次改革,辨证施治;一次次创新,硕果喜人。学校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不懈追求与成功实践,驱动了人才培养改革整体推进,迸发出澎湃的办学活力。经过两年多的“双高校”建设,学校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双高校”建设经验和职业教育改革经验。
建设标准要突出“高”,着力完善高质量办学机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推动学校提质升级;思想观念要突出“新”,在先行先试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专业建设要突出“准”,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重构专业群;多方资源要突出“融”,探索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优质资源高度共享,让学校、企业和师生在合作中普遍受益;改革发展要突出“特”,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样板和示范;工作推进要突出“实”,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能动性,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建设质量,形成以“双高校”建设工作为引领,多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2022年,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学校将努力担当作为,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以“双高校”建设成效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刘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