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是重要的党史文化遗产,是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北京大学在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涉校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京大学充分挖掘革命文物资源价值,结合革命史、红色校史学习党史,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摸清底数,系统梳理涉校革命文物资源。学校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对北京市与北京大学有关的革命文物进行甄别认定、统计建档,摸清家底。截至2021年底,共梳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处,包括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北大红楼、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北京国会旧址等。其中,校内革命文物共9处,包括埃德加·斯诺墓、北京大学抗日战争联络点、北京大学三一八烈士墓碑等。学校组织工作团队对革命文物进行勘实,建立数字档案,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共享,夯实基础工作。 发挥优势,深入开展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工作。革命文物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证史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雄厚的独特优势,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历史学系、校史馆、档案馆等机构和平台,针对革命文物开展跨学科理论研究,阐释其时代内涵和丰富价值,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以李大钊研究为例,通过对李大钊在北大红楼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早期党组织建设相关工作的深入研究,北大图书馆集中整理了李大钊珍稀文献、“亢慕义斋”藏书,以及《每周评论》《新青年》等早期革命文献,“书”说革命史,生动还原革命人物形象。同时,举办“百年前北京大学学术系列展”,通过对早期珍贵革命文献的展陈,生动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使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 创新方式,讲好融媒体时代革命文物故事。融媒体发展为革命文物传播创造了新的契机。学校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积极开展涉校革命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并不断更新充实革命文物数据库。推出革命文物相关主题的云直播、微视频、微党课,策划“初心薪火相传 使命永担在肩——北京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实现“微传播”;推出“燕园革命文物打卡路线”,通过图文、短视频、在线直播、线上打卡等形式,融通多媒体资源,实现革命文物具象化呈现,更好地“让文物说话,让遗址发声”,在高频互动中强化传播效果;开展未名湖畔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活动,在师生沉浸式体验中让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鲜活起来;制作推出《燕园风物“红色印迹”》系列短视频、《数说北大》系列动漫等,用年轻化的语言解读历史;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打造红色广播剧《李大钊》等,推出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等文艺精品,邀请《觉醒年代》等重大历史题材主创人员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通过跨媒介叙事讲好革命故事。 融合赋能,以革命文物资源激活思政大课堂。北京大学将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创造性转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打造“红色基地上的北大思政课”,通过鲜活的革命文物场景沉浸式教学,让思政课堂更有温度、更有感染力。进一步完善校史、“四史”课程体系,开设“百年党史”等19门“四史”类课程,约请校内外党史领域名师大家、革命文物专家授课。将革命文物资源融于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中,在“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中,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李大钊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开设“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等讲座,举办青年读书沙龙,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内外联动,提升红色文化新时代铸魂育人功能。学校建立与校内外场馆的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深度合作,在北大图书馆专辟1000平方米的空间设立“大钊阅览室”,生动还原当年革命文物场景,培训革命文物志愿讲解员,以讲促学,以学提质,发挥红色场馆育人作用。将革命文物资源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组织举办革命文物摄影绘画大赛、革命题材原创话剧展演等活动,生动营造红色文化教育生态,让师生感动感悟、共情共鸣;发挥艺术学院专业优势,举办“艺术经典中的党史”系列讲座,将革命人物、革命故事展示与现代艺术相融合,让书本中的经典“活起来”,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涵育时代新人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