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
教研助力“双新”建设高质量实施
——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综述
刘莹 何成刚

    为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实施工作,2020年9月,教育部探索机制创新,在国内遴选、建立了33个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和99所国家级示范校,旨在发挥示范区(校)在全国普通高中“双新”工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担了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工作的联络协调、专业指导和建设评估等职责。一年多来,示范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其中,教研有力地发挥了专业支撑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推动国家级示范区(校)规范、科学和高质量建设,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下,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制定了《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实施方案》明确了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省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示范区、示范校等各方工作任务。《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区(校)的建设任务,是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工作的基本遵循。

    在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的指导下,各示范区(校)先后制定了示范建设工作三年规划,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学校指导任务由区域教研或校本教研承担,一年来,其工作成效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完善教研体系

    一是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教研机制。从横向上,建立行政、教研、科研“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示范区普遍形成了行政牵头、教研支撑、科研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例如:无锡示范区依托市教科院,联合市教师发展学院,构建协同推进示范建设工作的教研体系。从纵向上,建立市、县、校“三级联动”推进示范建设工作体系。例如:合肥示范区强化市教科院的研究、指导、服务与管理作用,注重发挥县级教研部门支持作用,建立县(市)区教研工作考核机制,着力改善学校教研工作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强化开放教研,联合高校、教研机构、示范校建立协作教研共同体。为增强指导力量,示范区普遍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吸纳高校专业力量、区域教研机构和示范校教研力量,组建协作教研共同体,联合指导学校解决高中“双新”实施中的问题。例如:北京市西城示范区教研部门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形成了研究共同体,以六大协作组和“项目研修工作室”的方式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并及时指导学校解决“双新”实施中的问题。北京市海淀示范区组建了以25所基地校为主体的校际研修共同体,长春市依托“十城市教研协作体”和“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长沙市联合中小学名师组建“网络教研联盟”,建立一批市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为区域高中“双新”实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三是加强教研制度建设。示范区普遍通过加强教研制度建设提升教研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例如:长春市研制了《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教研工作方案》,建立随机视导、专项督导、跟进宣传、选树典型和激励表彰等推进机制;重庆市渝中区研制了《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管理办法》,形成以区域教研为引领、校本教研为根基、集团教研为拓展的渝中教研新样态;昆明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育科研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无锡市研制了《无锡市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指南》,指导学校围绕“双新”任务组织有品牌影响的研修、展示和交流活动。

    示范校进一步健全了与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校本教研方案,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加强过程视导

    示范区教研部门将调研指导作为推进示范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过程调研,及时发现真经验和真问题。小问题现场解决,大问题则开展攻关加以解决。例如:合肥市教科院制定了《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学年度调研工作方案》,组建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组织座谈、翻阅资料等措施,对各普通高中学校“双新”实施情况进行了高强度、多方位、全领域的调研,指导不同学校总结经验成果,对工作进展滞后、成效不明显的高中校长进行约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大连市深化“行政+教研”联合调研视导制度,大连市教育局高中处与大连教育学院高中研训中心于每年3月和9月开展联合大调研,对教学常规进行视导规范的同时,及时发现普通高中在“双新”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聚焦课堂教学改进和提升开展常态化调研指导。

    在调研指导过程中,示范区教研部门普遍通过过程反馈和集中反馈的方式,既肯定建设成绩,也指出需要改进之处,确保调研指导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当然也存在只听座谈汇报、收集材料但不分析解决问题,只表扬肯定、不挑刺不揭短的现象。

    注重项目课题引领

    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涉及诸多研究工作和问题。一般来说,示范区教研力量比较强,普遍注重依托或设计指向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解决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项目或课题研究,引领高中“双新”实施工作,避免研究的低效和碎片化,提高研究的效益。例如:为推进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学,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组织实施了高中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项目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模型,明确了单元教学的基本规范要求,开发了文本案例和视频课程相结合的普通高中14个学科教学资源,组织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杨浦区、深圳市龙华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面向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区(校)开展了全员培训研修活动,受到了示范区(校)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积极评价。

    目前,越来越多的示范区(校)正在按照高中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理念要求,推进本地本校的教学改革。上海市杨浦区组织实施“创智课堂”项目研究,以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指向学生创新素养的实验教学为主要突破口,推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致性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形成了以提升学科素养为基本目标、深度学习为基本特征、融合教学为基本形式、单元学习与作业为基本路径的“创智课堂”新样态。

    一线教师是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主体力量,对一线教师而言,要强化研究意识,积极参与项目或课题研究,不能等靠教研部门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对策。石家庄市注重依托特级教师、名师与教研员工作室(坊),“把特殊问题课题化,把个性化教研普适化”,引领一线教师做好小课题研究,每年设立小课题50项、专项课题100项,调动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既解决了问题,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教研

    教研作为学校和教师信赖的全天候“业务导师”,始终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教研与高校、培训等机构部门的最大不同,也是教研的最大优势。示范区(校)建设中,教研部门与学校高中“双新”实施工作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实施混合式学科教师研修,组织中学14个学科教研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线教研活动720余次,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在“双新”实施的驱动下,校本教研更加彰显个性化和针对性。例如:北京一零一中学研制了基于“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改进”的一体化教研路径。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从思想引领、实践引领、技术引领和成果引领四个层面架构教师培养模式,初步形成“1+2”校本研修体系,“1”个核心指以备课组建设为核心,“2”条主线指以学科组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主线和以年级组为载体的管理研究主线。

    做好示范帮扶

    示范区(校)积极培育、总结和提炼本区(校)在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工作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在本省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例如:武汉示范区建立领航学校共同体、特色学校共同体、3所国家级示范校共同体和30所市级示范校共同体等四个共同体,实施“三走进”活动(走进区域、走进学校、走进学科)、“三研”活动(研方向、研课堂、研训练)、“六个一”研修一体化活动(一人一校一科、一月一天一次),并通过“互联网+帮扶”模式,提高辐射力。石家庄一中、鹿泉一中联合17所普通高中学校,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协同开展集体备课、课例观摩等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更多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

    在培育典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示范区内普通高中教育普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突出矛盾。为此,一些示范区在做好统一性指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发展薄弱高中提供个性化的教研指导,以提升这些学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例如:石家庄市教研部门针对区内薄弱校,改“套餐制”为“点餐制”;针对县中薄弱学科,组织教研和名师力量,实施“补餐制”;针对帮扶地区,通过跟岗学习与线上教研、优势资源共享等途径为帮扶对象实施“加餐”,不断提升教育公平。一些示范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例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建立由高校专家、省市教研员、城市和县域高中教师组成的“联合教研共同体”,实现示范校建设与帮扶带动县域高中同步建设、同步提升,实现了共教研、共发展的积极效果。

    (作者分别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