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地方高师院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研究生教育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教育的重心取向看,应从注重研究生学科素养训练向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养并重转变;从研究生教育结构看,应从注重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协同发展转变;从研究生培养模式看,应从注重单一培养模式向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分类培养转变;从培养主体看,应从院校培养向院校、行业、社会多主体协同转变;从培养过程看,应从严进宽出向严进、严育、严出转变。
沈阳师范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提升培养质量的根本抓手,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地方高师院校适切性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一是抓好开学典礼第一课。高质量的开学典礼是研究生开启学术生涯规划的重要机制。学校党委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动员和凝聚优势,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将开学典礼作为研究生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课堂,讲述好党史、校史、学院发展史、学科发展史,寓教于史于情,引导新生青春向党、矢志奋斗,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上好研究生入学第一堂思政大课,切实提升开学典礼仪式育人成效。
二是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是学校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支撑,更是影响和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变量。学校以辽宁省一流学科教育学为支撑和引领,着力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目前,全校共有国家一流专业15个,重点打造了与一流本科专业相协同的25个硕士一级学科、6个校一流学科以及22个二级特色学科方向,形成了本研一体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获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作为学科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优化和提质升级。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学校制定了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学校组建了由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行业企业优秀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相关学科、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性、指导性专家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研究生培养,并分类构建学术学位研究生“学科素养+学术创新”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与科教融合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素养+实践应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产教融合模式。加强研究生学科课程建设,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习得,提高研究生课程的前沿性、高阶性和挑战度,同时提高科研项目和任务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度,有针对性地开好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提升行业实践素养,促使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朝着“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的方向推进。
四是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学校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强化导师队伍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了学术学位导师与专业学位导师、校内导师与校外行业导师分类建设的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培训、绩效评价、退出等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对导师有效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实行导师任职资格和招生资格分开、师德一票否决机制,针对导师指导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建立暂停招生资格和取消导师任职资格两个层次的退出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和毕业管理,清晰学业延期、预警、退出相关界限标准和程序,把好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质量关。发挥研究生工作领导组织和专委会作用,健全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督导机制和导师、研究生学术不端预警惩戒机制,形成崇尚科学、学术为基、诚信为本的优良学术新风。
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学院、行业、导师、学生的同频共振与良性互动,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终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