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星期二
构建“四对接、六合一”校企命运共同体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肖珑 王美姣 李小强

    数控技术专业群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近年来,该专业群坚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构建“政、校、行、企、院”五位一体育人机制,形成了“四对接、六合一”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夯实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基础

    学校建立了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由王克胜院士领衔指导,与同济大学、中机六院共商研讨多元合作体制机制,形成了“专班—工匠工坊—学习工厂”三级进阶式产教融合发展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采取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资金和设备、校企共同管理的形式。与珠海格力集团深度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了“智能制造学习工厂”。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模具工匠工坊”,每年培养30名以上工匠。“厂中校”与区域焊接龙头企业合作,在企业共建“焊接工匠工坊”,实现了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为实现项目教学,组建模块化教学创新团队,引入企业综合项目,形成项目池。专业群骨干教师与公司高级工程师互聘,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协作,带领学生进行模块化集训与轮训,最终完成企业工程项目。

    创新“四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专业群紧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围绕产品工艺实施过程中智能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等环节,对接工业设计技术、柔性制造、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智能装备操作维护等技术,重点突破制造领域中的高端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组成数控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技术链与产业链。二是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对接。深入开展区域装备制造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智能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渗透到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的全过程。三是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按照国家《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岗位标准,制定培养区域产业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标准。四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群围绕装备制造类企业,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基于生产过程。与珠海格力集团合作,建设了智能制造学习工厂,开发了法兰和气缸加工生产线,让学生直接体验生产现场的先进技术,结合订单培养,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实习期,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构建“六合一”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模式

    数控技术专业群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从“产、教、学、研、创、训”6个维度,构建“六合一”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模式,一是实训工件与企业产品合一。与珠海格力集团签订生产合同和联合协议,确保学习工厂未来3年以上能够持续运营;搭建法兰和气缸加工生产线,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学习工厂的生产场景通过数据形成数字孪生实训平台,利用此平台,学生或教师可以对不同的设备、生产线、生产场景进行实操、调试等。二是教师团队双岗双兼合一。开创生产性教学模式,设置生产性教学课题,教师团队中校内教师需承担企业工程师兼职岗位,企业技术人员需承担学校教师兼职岗位,使实训教师和企业技师或能工巧匠有机融合,实现教师团队双岗双兼合一。三是学校学生与工匠学徒合一。实行现代学徒制,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教学,引导带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育“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胜任新时代工作岗位需求和终身学习打牢基础。四是科研项目与技术研发合一。加大与华中数控、西门子等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数控加工制造企业提供研发、试制、小批量生产等技术服务。与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共建体制灵活的研发中心,进行技术革新、老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技术含量。五是专业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合一。鼓励教师、学生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投入研发资金,明确责任,对创新项目实行有效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实施。通过增加学生学习环节,将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专业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合一。六是培育培养与培训服务合一。智能制造学习工厂可用于支撑教师科技研发、学生教学实践,并面向社会提供技术实训服务。面对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人士等开展“1+X”证书培训与考核服务工作,服务于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相关专业。

    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首先,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化为遵纪守法、乐观态度、努力程度、乐于助人、工匠精神、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等几个要素,学生总体能力提升比例均在98%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和省内同等院校就业率水平。就业现状满意度也逐年提升,毕业生离职率下降。其次,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比例不断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群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成绩斐然。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获数控技能大赛国赛三等奖3项、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别优胜奖一项;获各类行业赛国家级别一等奖两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两名学生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此外,命运共同体建设使师资团队教育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创建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支、河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支、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支、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一个。校企共同开发多轴加工技术系列、机器人系列、机电集成系列、自动焊接系列课证融通课程10门,共同编写企业职工手册式教材8本,共同开发实训项目20个,获批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两门。命运共同体还使专业群社会技术服务能力不断突破。近两年,专业群完成技术创新3项、成果转化一项、共同研发专利3项、企业新产品试制10项、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10家、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00余万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