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信息化为师生个性化成长赋能
——江苏徐州市泉山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记
本报记者 李大林

    “为提高作业质量、增强作业有效性,我校从2017年就设计了‘课后作业监控’系统,目前已在全区推广使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苑小学校长陈万云告诉记者,得益于信息化应用系统,该校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是泉山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该区扎实推进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区域教育治理深度融合,坚持问题导向、机制创新、靶向发力,走出一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泉”新路径。

    数据分析助力教学管理

    一场考试中两名学生都得了80分,他们的能力完全相同吗?在徐州市泉山区电化教育中心主任王勇看来,相同的成绩体现出的能力并不相同。一名学生也许依靠较强的逻辑思维,而另一名学生则有不错的记忆力。“结合学生特点,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作业设计,帮助他们扬长补短,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王勇说。

    深化应用创新,利用平台采集、整合教育大数据,以数据分析指导教育管理与教学,是泉山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大亮点。在作业管理方面,该区创新研发作业量监控系统,通过系统数据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从而判断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并及时予以调整。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家校沟通的频次和质量,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

    在课堂提效方面,该区借助焦点智慧课堂平台,融合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自动采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数据,上传到云端管理平台,教师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和智慧班牌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发送给家长。

    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在我的专业成长道路上,信息化助力是重要部分。不管是‘一师一优课’的省部级优课,还是省市级课题的申报答辩,都离不开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徐州市少华街小学教导室主任族艳慧表示,从学习信息技术、站稳传统课堂,到熟练拍摄微课、打造“专递课堂”,自己的专业成长与信息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

    泉山区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这一核心要素,积极推动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发展相融合,面向全体教研员、校长、学科主任及骨干教师举办专题培训,帮助教师熟练使用研修平台,促进学科教研员和教师共研共进。在听评课活动中,学校借助智能录播系统,改变区域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举办选拔性赛评课,依托直播和互动平台,邀请全区教师线上参与;在主题研修活动中,将分散的研训活动整合为系统的“线上+线下”集中研修,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近几年,学校定期组织干部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组织课件制作评比、学科优课展示等活动,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对我们的专业成长促进很大。”徐州市星光小学教导室主任冯书刚说。

    以科学技术建设“智慧校园”

    当传统书画遇上现代科技,会迸发出什么样的色彩?基于数字技术的书画教学《数字书画 冬日畅想》展现的缤纷雪人造型,在孩子们的画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徐州市风化街小学在传统书画教学模式上力求创新,引进数字书画教室设备,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传统书画教育中,在完整保留笔墨纸砚精髓的同时,实现了数字科技与书画艺术的创新融合。

    泉山区科技实验小学的社团用课后时间开展3D、VR、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机器人项目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省级比赛大奖;永安街小学探秘“蓝调数学”,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便能浏览教师对重点题型的讲解,方便学生在家学习……

    2019年,该区29所学校一次性创建成“江苏省智慧校园”,其中西苑小学、少华街小学被认证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2021年5月,该区获评中央电教馆全国智能研修试点工作试验区,智慧教育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在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区委、区政府推动下,我区智慧教育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办学品质得以不断提升。”泉山区教育局局长乔文雯表示,泉山区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融合创新理念,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成果,答好新时代泉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