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
王玉刚:做眼中有“人”的教育者
本报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胡健康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王玉刚看上去亲切、儒雅而斯文,一双饱含笑意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

    在身边不少学校仍把分数看得格外重要的当下,这位教了20多年数学课的校长却有着非常冷静、理性和克制的一面,在他看来,教育是让人越走越宽的,眼中有“人”才是真正的教育。

    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1998年,王玉刚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家乡郸城县汲水乡的一所乡村学校工作,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他一步步从班主任、级段长做到副校长、校长。2017年7月,正值人生盛年的王玉刚,带着沉甸甸的使命,走进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担任该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

    作为学校的掌舵者,首先要明晰的就是办学方向。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较多。经过仔细调研,王玉刚意识到,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和监督,学生学习上的松散、性格上的怯懦和眼界的狭隘等问题在严重制约着他们快乐成长。

    在王玉刚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要为孩子们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从孩子的一生去考虑。

    “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而不好的习惯也是小时候养成的。”学校确立了“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王玉刚带领教师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让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成长。

    写好字就是学校养成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字如其人,学校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孟春作为专业书法教师,成立了书法社团,学生每周有书法课,教师有专门的“练字墙”。如今,走进实验三小,最吸引人的就是走廊里、教室里琳琅满目的学生书法作品。

    针对学生远离父母、缺少关爱的情况,王玉刚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时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教他们基本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又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配备一位有力的帮扶老师,定期对其进行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帮助和疏导,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润”出来的学生综合素养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发光。”这是王玉刚一直坚持的教育信念。

    如何让学生发光?王玉刚给出的答案是,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选择和发现中培养自我的志趣、信心和内驱力。在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共同研究,成立了30多个社团,开发出多门校本课程,孩子们自主选择社团,走上了个性发展的道路。

    王玉刚认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好玩、更有参与性应该是学校在体育、艺术、科创等活动中首要追求的目标。

    比如,如何让体育更好玩?王玉刚想到了自创。他和体育老师们反复琢磨,把舞蹈、原创歌曲等元素融入大课间,贯穿技能、汗水、笑声三元素,通过欢快优美的大课间律动展现学生青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将趣味性、健身性、艺术性、竞技性巧妙融于一体,达到增强体质、体能的目的。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学校连续6年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展、美术展、书法展、“校长”杯足球班级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会玩、爱玩、乐玩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彰显个性,全面健康成长。

    做不“折腾”教师的管理者

    让校园回归安静,守住本真,是王玉刚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追求。他始终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应拿着放大镜来看待教师的优点,并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尊重和赏识以及更多关爱和支持。

    “只有校园有温度,才有管理的力度,才有发展的高度。”他首先从学校各机构处室的调整整合开始,把教务处与教科办合并,养成办归于德育处,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达到了信息、数据共享,提高了各处室、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制度设计、整合糅合,让教师从烦琐的杂事中解脱出来,一心教学、潜心育人,把时间还给教师,把课堂留给学生。

    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工作和生活,是王玉刚管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他对教师一以贯之地放手和鼓励,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并经常主动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难处与困惑,还主动与经验不足的新教师结对子,指导他们进行教学教研。

    在“双名师”培养工程的引领下,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成长例会变成了“和美”讲堂,成了教师们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畅所欲言、释放情绪的平台。“尊重带来价值,赏识创造奇迹,在个人成长方面,王校长给足了我们发展空间。”教师谢静说。

    在王玉刚的带领下,郸城县第三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科技推广示范学校”等,王玉刚也获得了河南省优秀管理人才等多项荣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