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抓住机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王巧玲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报告》指出,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社会和经济加剧不平等、资源利用超越地球边界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等重大挑战,必须革新教育,缔结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在中国,面对“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严峻挑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征程中,生态文明教育将会愈加成为实现2050美丽中国愿景目标的重要奠基工程,成为促进“教育社会契约”实现的中国响应。

    生态文明素养引领青少年有意义成长。《报告》认为,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契约——一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而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必须基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成长。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国际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崭新方向,而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未来生态文明主导者的育人模式与创新实践。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都在宏观上对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引与政策支撑。而这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政策措施的强效落实,有赖于对生态文明素养内涵的深入解读与可观测指标的确定,其关键节点体现在:从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汲取生态文明素养的中国元素,构建与传统文化耦合的生态文明素养框架;从“五育”并举的视角,强调个体价值观、心智、行为、文化和社会多维度对生态文明素养的整体性理解;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生态文明素养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文化、人与人类的逻辑链条厘定其测评维度与具体指标,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有效回答了“生态文明时代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本问题。

    绿色学校成为公正性、可持续性、数字性的典范。《报告》提出的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旨在重建我们与彼此、与地球以及与技术的关系。学校应该通过确保可持续性与碳中和性的典范来塑造我们渴望的未来。这意味着,学校应在促进向更公正、更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转型中作出实际贡献。

    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并提出总体目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到2022年,60%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达到70%。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学校建设的内涵意蕴与关键节点在于:一是构建绿色学校指数,将公正公平、可持续、数字人文性作为重要维度,引领学校面向生态文明整体转型;二是借鉴可持续发展学校、生态学校、绿色学校等已有成果,在中国生态整体哲学指导下,从心智、行为、文化、社会组织层面重新审视绿色学校;三是构建绿色学校的质量特征与螺旋动态发展路径,即以个体主动参与的绿色成长为起点,到绿色文化场域构建,再到学校领导力所带来的学习者的实际获得,最后体现为具化的绿色行为。

    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创造教育共同利益体。《报告》指出,我们应该享受和扩大生活中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的教育机会。在人生的任何时候,人们都应该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我们应该连接自然的、构建的和虚拟的学习站点,仔细利用每个站点的最佳潜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与社会各界对话、共同思考与共同行动。这一实现路径需要关注生态文明素养的明确诠释与分层定位,统领大中小幼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同时,着力打造城乡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区,关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和实践;另外,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广泛联盟,联合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协同推进,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社区、生态企业调查研究,为本地区生态文明进程提出创新建言与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为指导,积极关注研究、借鉴相关国际研究成果,结合疫情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挑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规划整体框架并加以全面推进,必将对推动“教育社会契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进程产生充实内容、扩展视野、深化实践的促进作用,展现中国教育工作者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实际贡献。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组专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