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塑造自我现实角色更有意义
陈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
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新闻回放

    近来,匿名社交软件成为不少年轻人青睐的“表达乌托邦”。有媒体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一份调查显示:35.5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使用过匿名社交应用,同时也有高达90.69%的受访者认为匿名社交存在一定风险。匿名社交并非新鲜事,从书信时代的笔友,到MSN、QQ等初代社交工具,再到如今的豆瓣等交流平台,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匿名社交。年轻人想在社交中为自己披上一层神秘的“外壳”,背后也有多重原因。

    主持人语

    “灵魂伴侣”的寻找有多种方式,有线上也有线下,有实名也有匿名。网络日益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匿名社交也是年轻人寻找“灵魂伴侣”的一种方式,但需要对网络匿名社交的风险有所警惕。本期三名学生的短评,呈现了各自对于匿名社交的看法。他们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视角下理解匿名社交的利与弊。

    匿名性是互联网的原始特征之一。在这一特征下,人们大胆将自己现实中的“后台”形象前移,造就了多元共生的互联网空间。匿名性吸引下的网络社交,尤其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形象建构的新机会和自我表露的新场所。然而,在一些人热衷匿名社交的当下,我们更希望它提供的是适时的小憩,而非永久的逃离。

    匿名社交虽然早已有之,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匿名,让不少年轻人有机会真正“放飞自我”。昵称可以编,性别可以换,签名可以写,头像可以改,匿名社交更像是一场年轻人自我打破和重塑的狂欢。欢闹之余,一些人将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抛之脑后,把网友当作亲友,用打字代替握手。

    应当看到,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让年轻人在现实中疲于应对,偶尔的“开溜”也是情理之中。试问,当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或学习,在网络上想摒弃现实的条条框框,换个面目示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要把握好度,我们允许“社恐”人群在网络中过一把“社牛”的瘾,但恐怕不乐见在匿名的幌子下,人们堂而皇之地让欲望“裸奔”。

    简单来说,匿名社交能带给我们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动手制作的游戏般体验。可既然是暂时的虚拟,就不能忘了长远的真实。一味在网络中尝试各种可能,也容易错失现实中的诸多机遇。至于匿名社交能否找到“灵魂伴侣”,“灵魂交流”的前提其实应该是“绝对坦诚”。

    试想,当你用匿名敲开了对方虚掩的大门,发现相遇的竟是自己等待已久的知己知音,你又怎能忍住不让对方看到一个本来就很有魅力的你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