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李耀武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堂”模式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并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按照团队研究、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策略改革研究,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投入、高认知地学习,走出了一条特色渐显的课改之路。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核心研究共同体学校、临朐县学教改革示范校,2021年获潍坊市教科院教育教学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穷究问题根源 

    关注“七大要点”

    进入21世纪后,“三步五环”“三讲三不讲”等教学改革支配和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目前,课堂教学大致需要关注7个方面的问题。

    从课程标准上看,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课标,对课标进行分解,既要根据知识体系、个人兴趣、喜好和习惯来进行教学设计,又要了解学生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从学习起点上看,应追求多元丰富的课堂学习模式,正确估计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合理制定学习的起点。

    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还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增加、补充、更新、重组等,以达到“用教材教”的境界。

    从教学过程上看,应教学并重,重视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地位。教师既关注学习的结果,也关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避免课堂上搞“一言堂”和注入式教学。

    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表现为听课、记录、背诵和解题,更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从师生角色上看,师生地位应平等,教师与学生互动,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

    从评价标准上看,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分层差异,除了教学速度和进度,还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重视育人质量。

    明确任务目标

    做好“三项准备”

    找准课堂教学问题症结所在后,学校从3个方面进行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改进行动。

    (一)明确“教学评一致性”改进行动实施框架,确保行动方向

    从现状分析、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实施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6个方面制定了适合学校的实施框架,分时间、分层次明确了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开展教学改革行动。

    (二)明确“教学评一致性”改进项目内容,确保行动实效

    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确立了“课程标准的分解与解读”“基于课标确立叙写学习目标”“如何撰写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如何设计清晰的评价任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优质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评价量规及等级量表的设计”“如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开展课堂观察”10项课题进行系列化的研究。

    (三)明确研究人员,确保行动力量

    按照自愿申报和学校指定的方式,遴选53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建核心研究团队,分年级、分学科确定中心发言人,每月组织一次学科研究和交流,明确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

    分步推进实施

    扎实开展教学评改革研究

    (一)强化专业引领,提升教学评改革实施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设计与编写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原理》《备课专业化》等理论书籍。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认知水平。

    2.请专家进校培训。邀请张爱军博士线上为教师作了《为什么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辅导报告,邀请学者王洪春来校作了《分解课程标准,做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和《如何分解课标暨如何确定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如何确立学习目标》的报告,通过两位专家的报告讲解,教师逐步理解了如何分解国家课程标准、如何叙写教学目标、如何做好教学设计等问题,为基于课标的教学改进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提升了教师课标分解及解读能力。

    3.以赛促研。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定期组织课程纲要编制、教学设计、学历案设计比赛、“三说”比赛等活动。通过积极搭建比赛活动平台,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积极发挥优秀教师在比赛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以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感悟带动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指向课程标准,构建多元化课改体系

    围绕课标分解、目标叙写、教学设计、课堂评价、课堂观察5个维度展开研究,逐步构建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校本化课改体系。

    1.分解课标。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学校从“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3个维度统一设计了课标分解模板,先后4次对模板进行修订。首先从学教改革研究团队成员做起,尝试将国家课标分配、分层、分解为整本教材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根据分解的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分析,围绕学习目标条件、行为、标准三要素开展基于课标确立、叙写的学习目标研究,提升教师确立目标及叙写的能力。各年级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教材目标进行分配、分层、分解和解读,逐步形成了涵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的校本化的课程标准。

    2.编制学历案。匹配目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基于课程标准,创设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框架和板块式课堂推进框架,即围绕课标、教材、学情分析制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估任务,围绕评估任务设计教学过程。这种框架的学历案确保“目标—评价—活动”的一致性,以此原则编制单元学历案和课时学历案,并对设计模板进行多次修订,统一利用校本研修时间对设计进行解读,渐渐提升了教师的学历案设计水平。

    3.开展课堂评价任务研究。与目标相匹配的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保障。围绕目标,根据学习任务设计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结构化的评价任务,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法多样化相结合,促使在课堂实施中以评价任务催生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地接收、加工合成信息,以学习信息研判学情,基于学情评价调整教学。

    4.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教学评一致性”下的课堂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特点,课堂上多采用两人、4人或6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5.强化教学常规检查机制。成立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的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工作,做好检查分析总结工作,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拿出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整改。每月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和教学设计、学历案上报情况,重点检查课外作业总量,严格控制中游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时间总量不超过1.5小时。检查学生作业的批改次数、批改及时程度、批改质量、作业是否认真、是否有激励性评语等,并对每名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评分,纳入绩效考核。

    (三)建立听、评、研一体化校本研训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学校建立了听、评、研一体化校本教研机制,利用半天无课日,学科教研组组成项目组,开展“先听课、后评课、再研训”一体化集体研讨活动。

    1.每周一节研讨课。教师成长中心提前一周下发研讨课安排表,各学科教研组按照年级推选一名教师上研讨课,教师成长中心对每周将要展示的学科、时间、节次、听课地点作出具体安排,每周听课、评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效防止“听—评—研”的无序性、片面性。

    2.六维度听课。各学科根据学科实际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教师素养、教学评一致性落实、课堂时间分配6个维度制定了36个小项观察点的观察量表,并明确每名教师的观察点,听课教师根据分工逐环节逐点进行课堂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和分析。

    3.以评促改。授课教师先介绍本节课设计意图和授课的教学反思与感悟;每名评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具体分析,明辨优缺点,归纳学习借鉴点和改进建议。授课教师根据评课时提出的改进建议,重新修订教学设计和学历案,然后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历案、课堂观察量表、观察量表汇总交科研室存档。

    4.集中研讨教学设计和学历案。备课组长安排好每一个课时的主备人,主备人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设计和学历案,本学科教师一起重点研讨课标摘录和分解、学习目标的确立以及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的设计情况,通过开展听、评、研一体化研讨活动,逐点逐环分析课堂,分析具体案例,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升解决设计存在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教改革行动实践研究探索,在课程标准的分解、学习目标的确定、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观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课堂正在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逐渐由知识罗列传递向建构学习转变,逐渐由有量提质向有质增量转变,学与教、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具有指向性、科学性、艺术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了课堂效率。

    (李耀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