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生命热忱
钟焦平

    最近,在知乎等社交平台上,“既然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那么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一话题被2000多万人观看,累计近8万个回答。有人表示是“享受当下,及时行乐”;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丰富体验,活出自我风采”;也有人指出“人生本无意义,但追寻人生意义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五花八门的答案,与年轻人该不该躺平的讨论很类似,背后是不同的人生际遇,也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实际上,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关于人生、生命的大讨论,如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刊登的《人生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一文,就曾引发热议。而发问者以青少年居多,主要原因则是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当学业陷入困境、家庭遭遇变故、现实与想法有较大落差时,彷徨感油然而生。对于教育者而言,有必要在青少年迷茫的时候指点迷津,为其拨云见日,更有必要为其上好生命的意义这堂课。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契机,帮助他们及早看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找到求索的方向,也许这样能更好助力他们面对未来风浪,不至于在重要的抉择面前不知所措,抑或在挫折面前以另类的方式逃避。

    找到生命意义的教育起点,从现实来看,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从了解自我、认可自我到悦纳自我。其次是帮助学生在发展爱好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再其次是将这种成就感推而广之,扩展到服务于更多的人、逐渐改善周边的小环境这一层次。有了自我接纳,一个人就会找到自洽的状态,理顺自我与身边人的关系,在所生活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对当下充满欣喜,对人生怀有希望。前不久,吉林长春一男孩被选为班干部,在班里分享心得时激动得落泪的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而感动之源其实就在于接纳的力量。如许多网友所说的“认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太重要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这种鼓励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心有集体、服务他人这一高尚行为的礼赞。

    引导学生叩问生命的意义,上好生命教育这堂课,不必回避那些带有功利性的现实问题,把赚钱等物质追求作为目标并没有错,毕竟生命首先在于谋生存,然后才是求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正确地看待逆境与困难,学会乐观地向前看,学会关心和理解,善待自己和他人,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之做好。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看到生命的高阶层次和宏大目标,那就是让社会变得更好,为世界留下美好的礼物,在无私奉献中彰显生命的无上荣耀。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在其心中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耐力和韧性。现实中,有不少平凡人之所以变得不平凡,被无数人所铭记,就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不只是想到自己,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很好的励志榜样,是德育的好素材,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生命热忱,萌发向上生长、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激励青少年坚定前进信心,肩负起历史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教育之责。当每一个青少年把自我价值融入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未来就有了方向,生命便不再迷茫,生命的意义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亦变得愈加清晰。当青少年把梦想融汇到一份伟大的事业中,当青春汇聚到一个奋进的时代里,他们一定会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绚丽之花。这样的生命便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也必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