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3日 星期三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
——评《教育扶贫论——社会学的视角》
常亚慧

    新近出版的《教育扶贫论——社会学的视角》(胡俊生、李期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是一部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扶贫,特别是高等教育参与教育扶贫实践的学术专著,全书基于现实,注重前瞻,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显而易见。

    直面老区贫困背后的教育元素

    教育贫困是最重要的致贫因素,也是最难补齐的发展短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阿马蒂亚·森的能力和权利贫困理论等,都对此做出了阐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坚持认为,贫困的概念中含有一个不能去掉的“绝对核心”,那就是缺乏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的“可行能力”。贫困必须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是识别贫困的通行标准。人的获取资源、机会以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可行能力”缺失,就意味着陷入了贫困。其理论的落脚点,就在于试图通过提升个人的能力来改善境遇消除贫困。事实上,教育的不足与亏欠,导致困难群体能力贫困、就业半径收窄、精神自我设限及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从认知上厘清贫穷的本质与教育的内在关联,才能让困难群众明白“扶脑袋”比“扶口袋”更重要。脱贫攻坚的一大收获,正是让人们普遍性地认识到了教育与贫困之间这种直接的因果关联。《教育扶贫论》从实证与学理两个层面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教育扶贫根本目的就是要扶智赋能,解决困难群众的能力贫困问题。毫无疑问,这是防贫治贫的拔根行动、治本之道。该书上篇“社情调查篇”通过实地调查,就受助地区和困难群众对既往教育扶贫及技能培训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愿诉求等相关问题进行走访交流,倾听最基层的声音,形成明确的问题导向。作为一项以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为对象的研究,下篇“对策探讨篇”针对性更强,其应用价值跃然纸上。

    聚焦高校扶贫的可行路径

    高校拥有科技、人才、智力等独特优势,已然成为教育扶贫举足轻重的一个方面军。高校扶贫,重在智力帮扶。以“精准培训”助推“精准脱贫”,是其扶贫的主要路径。但“精准”要找准聚焦点、发力点,即以科技帮扶产业,以扶智赋能精准培训三类人(致富能人和带头人、基层干部、青壮年劳动者)、两个群体(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培训对象不同,培训内容与方式亦应有别。这是精准培训的重点所在。

    高校类型不同,办学定位各异,学科专业优长也大不相同,这就决定了高校扶贫也是各扬所长,各显其能。作者按农林、师范、医学、职院、综合类大学等几种类型,分别梳理归纳出高校扶贫的若干典型帮扶模式,即农林院校的“扶业”“扶智”模式,师范类大学的强师帮教双助模式,医学院校的培才“扶医”送健康模式,职业院校的“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综合类大学的全口径赋能帮扶模式。这些体现行业类型特质及学科专业优长的帮扶模式,是我国高校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反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各国国情不同,反贫困战略及推进路径也各有不同。本书用一章的篇幅,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国家,就其教育防贫减贫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专门介绍,从另一个层面为我们拓展了视野,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大大增加了著述的丰富性与厚重感。总括起来,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是:以立法形式确立反贫防贫的权威性,以系列配套政策将扶贫法律落地落实,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扶贫经费支持,以优先区政策帮扶特困区域,用特殊政策精准帮扶特困人群,把教育扶贫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领域。

    探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联动机制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并提出此概念。一般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的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地区或阶层范围内,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复制与传递的最根本而有效的手段,几乎已形成全社会共识。但是,教育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和路经实现“融断”贫困传导之目标?还有哪些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尚未论及或论之不深不透?学界见仁见智,显然还有继续深究之余地。

    本书选取了几个侧面加以分析,尽可能拉长加宽增厚教育帮扶链,多措并举打好教育减贫济困组合拳。在政策执行层面,应推动三项母婴早期干预,就是将教育服务供给的援助政策前移到生命形成、孕育和新生之际,将这一阶段孕产妇及胎儿的营养保健列入国家扶贫计划。将营养干预、健康照料和教育服务供给三项政策整合为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一体联动、不予分割的“早期干预行动计划”,切实解决“根”上帮扶问题。

    论证教育扶贫的突出重要地位

    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就谈不到中国社会的真正进步。围绕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其中包括:精准脱贫,专注特困人群;乡村振兴,旨在整体提质;新型城镇化,弥合城乡新裂缝。最终将是城乡走向融合,一体发展。

    三项涉农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及宏观政策层面观察,存在着前承后接、彼此呼应的内在逻辑关联。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达成后,我们的关注点聚焦在脱贫攻坚战略与农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机对接,如何处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三大战略交集中还存在哪些路障阻碍等,当然还有教育扶贫队伍如何继续为农村发展战略调整精准助力,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学术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共同参与探究。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软肋。扶智赋能主要解决贫困问题,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想真正补齐老区发展短板,尤需教育特别加持,集中解决乡村人才严重匮乏问题。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