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雅正”教育 为中华育“雅正”之才
谢东云 钟键 凌静

    益州故郡,天府新颜,山蕴元宝,水怀嘉轩,在天府之国成都,位于有“生态之肾”美称的兴隆湖畔,有一所年轻的学校——诞生于2017年9月的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天府一小”)。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是孩子们成长之路的重要开端。当今时代,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象牙塔,课堂也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单一平台,在多元化知识时代的背景下,在全面素质教育更高要求下,教育也正在面临崭新的“定义”,高质量教育究竟如何来办?全面素质教育到底如何去做?天府一小一直在不断探索,并用“雅正”教育来诠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秉“雅正”之念

    教育之路“行路难,行路难”,但这是一场“持久战”。当前,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上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这要求学校必须以正确的理念引领,为教育方式奠定良好的“方法论”。“为学生立幸福之本,为中华育‘雅正’之才”,慷慨有力的16个字是天府一小的办学使命,天府一小确立了“天府小学校,蜀中大雅堂”的高起点发展定位和“让每一个因学校而聚在一起的人幸福共长”的办学理念,聚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雅正课程”。秉“雅正”之念,砺“雅正”之师,设“雅正”之课,广“雅正”之交,育“雅正”之才,看似简单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内容,这便是天府一小的“雅正”教育。

    在这条道路上,必须以完善的课程体系支撑,打造学生教育的“工具箱”。在“雅正”教育的引领下,“雅正课程”从无到有,从新到实,从独到广,打通学科壁垒,充分融合“五育”,以高效实施国家课程为根本,以国家课程为圆心,建构出以“国家课程+”为理念的课程体系。天府一小主张“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始于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提炼形成了三大维度的核心课程体系:教师维度课程、学生维度课程、家长维度课程。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开发实施,三者同心同德,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在“五育并举”中的作用。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设“雅正”之课,育“雅正”学生

    如何打造教育生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校的永恒课题。

    在天府一小,学校牢牢把握高瞻远瞩的“指明灯”,直面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明确学生课程是“雅正课程”的轴心。“国家课程+”以小学国家课程为主体和统领,以区本、校本课程为两翼,形成基础课程、拓优课程、生习课程三维一体的并进之势,聚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在天府一小,学校重点构建完备多元“奠基石”,直面每一科、每一课,重构教学设计,构建知识体系。国家课程特色“+”系列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会学习、慧学习”。如“语文+”中,落实“雅正国学”和“雅正书法”等,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践行德育的良好方法。加入“雅正国学”,对话先贤;加入“雅正书法”,沉心静气。这是“五育并举”的创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体育+”中,实行“每日课程阳光体育N小时”与“每期课程赛会2+1”,用运动保证身体健康,让学生在充分跑起来、跳起来、投起来的时空下,让运动成为习惯,让健康陪伴终身,以达成“情品双育、能习相随、知行合一”的愿景。

    “美术+”中,设置“六艺”项目课,年段由低到高开展现代纸艺、图标设计、水彩、摄影、模型制作、艺展活动策划等课程,真正让“艺术来源于生活”,让“+”成为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动态过程。

    在天府一小,学校着力描绘更加丰富的“山川图”,以多元、全面的系统建设,落实四个力行,打造具有德育实效的生习课程。每天8点18分,可以听到全体师生高声歌唱开启每天的“向国旗问好”;“一日三洁”活动,可以看到孩子们自觉主动进行卫生清洁、整理收纳工作。小课程有大元素,生习课程从“小”到“大”涵盖了如“一日三洁”、国歌开新课、佳节流传,每年的入学、告别、新年,为“长大”献礼等。一个个看似简单的事件,分为每天三课、每周一课、每期三课、每年六课,浸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指向自理自立的劳动教育。奠定学生“君子以自强不息”与“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人格根基。

    在天府一小,为激发儿童潜力,在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下,学校创新开拓课堂之外的“实践场”,打造别具特色的拓优课程,作为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的补充性校本课程。在此课程体系下,“小城”课程注重学生职业体验,选取了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26门职业,如归属于服务类的中华小厨神、归属于专业技术类的小城规划师和灭火英雄等。通过传递劳动知识、连接生活实践,从而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服务课程主要由家委会牵头,学校搭建平台。旨在发展学生特长,积蓄创新的力量,秉持需求导向不断升级服务,在艺体拓优的基础上叠加学业培优课程,形成“双莲并蒂”之势,让学生拥有自信。目前,学校已在原有的课后服务上进行了3.0升级。周一至周五7点到9点向家长开放校园,周六周日则全天开放,鼓励家长们用心陪伴,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也拓宽了家长们的认知。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砺“雅正”之师,塑“雅正”家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小讲堂、小小黑板,方寸之间,是属于教师的半亩方塘,问渠那得清如许?源头正是每一位教师呕心沥血的灌溉。

    每一位教育人,都是躬身入局的“同行者”,在天府一小,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极具“雅正”特色,着力打造“博雅教师”。学校为每一位教师精心搭建成长与开放的平台,各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资源及学校课时安排自行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充分激发教师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创设中,激活教师的无限潜力,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身。

    每一位教育人,都应是创造未来的“建筑师”,教师们在“多面·读”“多元·培”“多彩·动”三类课程中,积蓄能量、升华蜕变,堂正、勤恳、博学,成为学科高手,术业有专攻;成为生活妙手,安定而从容;成为全科能手,能上多门课;最终成为美好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每一位教育人,都应是探索前行的“思想家”,在学校“雅正”教育的引导下,学校师资队伍自上而下时刻保持思考,承担责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以传道,如何解惑,是教师队伍的思考;理解教师,直面教师,为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增效提质,是管理团队的思考。正是基于这共同的探索和思考,得以去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构建更好的“活水”,让“新苗”在教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不仅如此,天府一小也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功课,更存在于家庭中。这片“土壤”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耕耘,在天府一小,家长们也需要成为“雅正”家长,接受“雅正”教育。学校开设专职心理学教师的“八点半课堂”,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其主题来源于家长平时遇到的具有共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困惑,在专职教师的传道解惑与家长的聆听中完成向合格家长的转变;在“校长会客厅”中,由校长亲任导师,在与校长的漫谈和沟通中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府一小的“雅正”课程凝聚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力,三者相辅相成,正是多方耕耘,共同打造着天府一小的“土壤”。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课后服务保驾护航

    学生在学,教师在教,家长在陪,除此之外,天府一小直面“学校软硬件系统”,着力打造一个师生、家长信任协作、全力以赴的“理想校园”,在课后服务体系上,为学生“保驾护航”。

    “延时,应当是让学生留下童年美好记忆的珍贵时段”,学校积极把握延时服务的育人契机,将延时服务纳入“雅正”课程体系之学生课程,将其定位为“个性化订单式”拓优自选课程,真正丰富学生课后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发掘学生更多成长的可能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让每一段业余时间更有个性化和差异化成长的价值”,“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始于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天府一小秉承坚持方向感、定力感、实效感,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课后服务课程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创新,呈现了艺体拓优、学业培优的“双莲并蒂”局面。在课后服务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艺体项目,学校提供平台并协助安全管理,家委会自治、家庭自愿参加。坚持“个性定制”和“资源整合”,学校认真进行遴选工作,确保项目课程更加专业。同时,积极落实“作业不出门”,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教师自愿报名培优”的方式,在课后设置“两个30分钟”,一心一意做好规定事情,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课后服务实践至今,已不仅是为解决家长“四点半”难题,课后服务更是民生工程,天府一小知行合一,亦行知合一,真正落实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幸福成长奠基。拓优、培优,“双莲并蒂”,实现的是双轨并行综合发展,在为学生成功服务的过程中,教师更深刻地理解“爱与责任”,也收获了家长们的满意。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天府一小人正在经历过去、当下、未来的洗礼,也正袖盈书韵、笔飘墨香,着力向着“天府小学校,蜀中大雅堂”的目标努力。天府一小正在努力建设教育的“能量舱”,秉“雅正”之念,砺“雅正”之师,设“雅正”之课,广“雅正”之交,以育“雅正”之才!(谢东云 钟键 凌静)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